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江山风云录 第二章 边关风情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圣武四十三年的冬天,天儿格外寒冷,比以往不知要冷多少倍,连南齐的南北大运河都结上了厚厚的冰层,这可是至大运河修建以来从未有过的事儿。鹅毛般大雪都连续下了几天了,到了几日还不见停的预兆。几天的时间里不时还来半个时辰的暴雪,所以此时的边关青州已是银装素裹,洁白的雪一眼望不到边,房子农田早就被单调的白色所掩盖。

  此时,在青州的刺史府,却是热闹异常,跟城外的冷清不相适宜。府里府外挂满了大红灯笼,大门上、屋檐上也挂上了长长的红丝绸。红红的灯笼上用隶书写着大大的寿字,一看就明白,刺史府里一定有人在做寿。从做寿的规模来看,还可以推测出其人在府里的地位还不低。

  来给刺史家送礼的达官贵人们已经在大门外排上了长龙,众人来时所乘坐的马车也早把门前原本宽敞的大街堵得死死的。正准备从这条街赶回家的一位行人甲,在看到道路被堵死后,就对旁边的另一人说道:“哎!当官就是好,只要有个婚丧嫁娶的事儿,就可以明目张胆地收受钱财宝物了。”

  “你小声点儿,听说这个刚调来不满一月的刺史是一个小人官,当心他听见后,非把你抓到衙门去打板子不可,说不定还关你个十天半月。”旁边的行人乙低声告诫到。

  “这有什么,不就说说嘛,看你,啧啧。这胆子怎么这么小,真像一只老鼠。”行人甲不以为然到。

  “你呀,太不自量力了。前天,我在衙门前还亲眼看见刺史大人吩咐衙役把一个准备状告本地的一名富商老爷强占其女的老农活活打死,事后为自己辩解道,老农是自己得了疾病,经不住刑讯而亡。还把老农的唯一儿子发配到青龙关修关卡,并没收了他家祖辈维生的土地,逼得其老妻当场吐血而死,哎!旁人看着,都直摇头啊。”行人乙反驳到。

  “怎么能这样,哎!可怜的老农和他的家人。这该被千刀万剐的狗官。还做寿,我真希上苍显显灵,用五雷劈了他。”

  “听说今天好像是刺史大人的老爹做寿,好像皇上还送了礼物呢。”

  “是这么回事儿,没办法,我一位在京城做官的朋友曾告诉过我,这狗官的老爹好像是什么前朝遗老,要不然这样的狗官也不会成为一位封疆大吏。”

  “可能吧,真希望天能晴起来”行人乙最后总结到。

  行人甲与乙不得不绕道回家。但他们不知道两天前北辽军就已经开始攻打青龙关了,如果刺史和他们两人听闻这个消息后。恐怕刺史不是在做寿,而是在收拾家当准备逃离这个是非之地。而他们也不是在这儿品论是非,而是在逃亡南方的漫漫官道上。

  距离青州东北方向一百公里外的青龙关却显得非常宁静,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但空气里弥漫的血腥气味儿说明这里经历过惨烈的战争。

  在关内的城守府内,此时是灯火通明。屋里除了不时传出几声咳嗽外,一切都显得非常安静。平时异常活跃的战将们都端坐在各自的椅子上,互不说话。坐在屋子正中间虎皮大椅上的是青龙关守将皇甫燕云,五十几岁的样子,六尺左右的身高,一身厚实的盔甲让他多了几分压人的气势,方正的脸蛋上有一条一寸多长的疤痕,还长了一副络腮胡。初次见过他的人,都会被他的外貌吓着,胆小的还可能被吓昏过去。一次圣武皇帝在巡边过程中见过他的真面目后,也被他的外貌吓过,但后来在一笑之后,却赐了他“煞神将军”的称号。皇甫燕云也因此北辽军称为“南齐第一勇军”。虽有些夸大,但皇甫燕云确实是一员猛将。在青龙关驻守整整三十年。无数场边关争夺战中,都以他率领的南齐守军胜利而结束。为此南齐军民就此扬言到:只要皇甫将军在青龙关一天,北辽贼子休想踏进南齐国的一寸土地。

  就是这样一位勇猛异常的铁将军也对今天的战事感到力不从心,巨大伤亡,让他产生了殉国的念头,派去京城送信的人还没消息传来。但北辽军却不会给自己太长的等待时间啦,照这样下去,不到后天,青龙关必失。也不知北辽从哪里弄来这么先进的攻城器械,如:箭塔、石炮,坚固的云梯等等,有的在北齐现役军中都没有。不光样式繁多、质量良好而且数量也还不少。看来北辽贼子为南下早已经准备充分了,也不知朝廷准备得怎么样了。

  平时被手下的都尉们称为温和的将军也在今晚的军事会议上,大骂了几个作战不利的都尉。皇甫将燕云看了看两旁的都尉们,忍不住心里的怒气又腾腾冒了出来:“你们这是怎么了,瞧你们个个熊样,一场“守战”硬是被你们打成了一场“攻坚战”。很好嘛,两个联队的伤亡,照这样下去,要不了两天我们这个师团就只有到地府去和阎王打仗了。”

  下方的都尉们被最后一句话惹笑了,发出一阵阵呵呵笑声,但良好的军纪又使得他们不得不在一阵呵呵声后,立即闭上嘴巴。

  皇甫燕云也被自己的手下逗乐了,于是整个房间里,原本沉闷的气氛,也就被笑声冲得烟消云散。

  笑过后,皇甫燕云心情也好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