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7章 涿县访贤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高邑,冀州刺史府内,新任冀州刺史王芬面临着严峻的局势。

黄巾起义的突然爆发,让多年的承平生活中疏于军备的各地郡县吃尽了苦头,导致黄巾军迅速席卷冀州。

就连中山国的治所卢奴,也被黄巾军攻陷。

中山国相和一众官吏,皆死于军中,更是让王芬倍感压力。

各地的求援书信如雪片般涌入刺史府,使得王芬感到无比的焦头烂额。

王芬,作为清流党人,名满天下,是士人中领头羊般的存在,此刻也是束手无策。

看着满桌都是各地的求援书信,他痛苦地用手捶打着鼓胀的脑袋,绞尽脑汁思索着应对策略。

这时,一位刺史府属官满脸欣喜地高举着手中的一卷书帛,疾步走了进来,高声喊道:“使君,使君,安熹县传来捷报!”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春风拂面,让颓废的王芬精神为之一振。

他急不可耐地说道:“快,快,把战报呈上给本官看看!”

属官立马双手奉上书帛,王芬急忙接过属官手中的战报,目光快速扫过。

看完之后,他喜出望外,一拍大腿道:“这县尉陈钊,还当真不错,竟然以五百郡兵,就击溃了一万的黄巾贼!斩首一千余!”

继而又是暴怒:“安熹县令在贼人来袭前就携带家眷与财货逃跑了?竟然弃满城百姓于不顾?该杀!该杀!”

属官见王芬心情有所好转,便趁机提出了一个建议。

他附到王芬耳边,低声说道:“使君,这战功若是上报朝廷,终究是小了些。不如稍作修饰,就说县尉陈钊领着郡兵及县中青壮共计一千人,击溃了三万黄巾贼,斩首五千。皇帝必然龙心大悦,使君也能借此功……”

王芬闻言大喜,笑道:“好!好!就依你所言。快给本官磨墨,本官要亲自上书朝廷,为县尉陈钊请功,哈哈!”

两人迅速完成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奏章,将陈钊的战功夸大数倍后遣使者飞报洛阳朝廷。

同时,还特地传书给陈钊本人,给予了重重的嘉奖。

并依照他书中所请,任命他为县令。

而县丞一职则由刘基担任,秦琼则接任县尉一职。

陈钊在县令及县丞等一众官吏纷纷出逃后,毫不犹豫地代理了县令一职。

虽然一开始有些勉强,但这是为了大局着想。

在接到冀州刺史府的任命书后,他的地位也算是名正言顺了,这些都是出自刘伯温的谋划。

县中的政务全权由刘伯温打理,以他高达92的智力和85的政治能力,自然能够轻松应对县中的政务。

在刘伯温的协助下,县中的政务逐渐步入正轨。

而陈钊和秦琼则利用这段时间专注于整顿军队和加强防务,防备黄巾军的再次进攻。

在陈钊等人共同的努力下,安熹县的防御力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百姓们也逐渐恢复了信心,重新看到了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叫杜长的黄巾小帅,也算有点能力。

陈钊用系统查看了一下他的属性,发现他武力值竟然达到了65点,勉强达到了三流武将的境界,但其他的属性就有点不敢恭维了。

忠诚度也高达60点,算是不会轻易背叛。

这黄巾小帅杜长自打被陈钊降服之后,便服服帖帖地在秦琼手下一千四百多名郡兵中做了一个曲长,掌管着五百号人。

如今大汉军队军制实行二五制,每五个人为一伍,设有一个伍长。

两个伍为一什,共十人,设有一个什长。

五个什为一队,共五十人,设有一个队率。

两个队为一屯,共一百人,设有一个屯长。

五个屯为一曲,共五百人,设有一个军侯。

两个曲为一部,共一千人,设有一个军司马。

这一天,安熹县衙大堂。

陈钊坐在主位上,两边分别坐着的刘伯温和秦琼。

他虽然暂时只有两个得力属下,但都是流传千古的名臣良将,心里也有一丝小小的成就感。

他笑着对刘伯温和秦叔宝道:“伯温先生,叔宝,本官打算出门一趟。县中大小事务均由你俩负责,以伯温先生为主,叔宝为辅。”

刘基和秦琼齐齐应了一声“诺。”

至于陈钊要去哪里,他俩都没有问。

打发两人出门后,陈钊让人招来了杜长。

杜长踏入大堂,躬身行礼道:“属下见过主公!”

陈钊微微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案桌,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决策。

最终,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对杜长道:“仲礼(杜长表字),你立刻安排一番,陪本官微服出趟远门,去幽州涿郡涿县。”

杜长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回答:“诺!”随即转身出了大堂。

陈钊伸了个懒腰,作为穿越众,又在这个时点,怎能不去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