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钊一愣,老刘竟然问我什么志向?
啥情况?啥意思?
忽然,他一个激灵,这才反应了过来。
对呀!马上要进入三国乱世了。
虽然黄巾之乱不到一年就被镇压了,但却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根基。
各地太守、豪强在镇压黄巾之乱中发展壮大了武装队伍,不可能就这样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就此解甲归田吧?
于是,他们纷纷拥兵自重,造成了尾大不掉的割据局面。
都说时势造英雄,凭什么曹操、袁绍、袁术、刘备、孙权、刘璋等等就能割据一方?
自己虽然只是河间国易县一个寒门出身,并没有他们那样显赫的家世。
倾尽家财,才勉强谋了个县尉。
但自己有英雄杀英雄召唤系统在手,其中的谋臣武将都是各个时代的精英,根本就不怕没有大才相助。
而且更有对历史走向的先知先觉,和领先将近两千年的先进知识。
可以说,他占尽了先机。
如果这样还不能成事,只能找一块豆腐撞死算了。
一念至此,他声音有些颤抖,双眼紧盯着刘伯温。
心神却沉浸在大转盘旁边矗立着的英雄召唤榜上。
第一栏的“英雄”,第一个赫然在列的就是秦琼!
第二个就是刚刚召唤出来的刘伯温。
刘伯温的属性栏里,正排列着他的属性:
刘基,字伯温。
武力:54
智力:92
政治:85
统率:65
魅力:85
忠诚度:60
虽然他知道刘伯温是自己召唤出来的英雄,忠诚度虽然比不得秦琼的80。
但60点的忠诚度已经很高了,自己完全能够相信他。
刘伯温面对陈钊的审视,始终是面带微笑,神态坦然。
两人对视良久,最后还是陈钊终于忍不住问道:“伯温先生,何出此言?”
刘伯温捻着胡须,笑意盈盈地注视着陈钊,仿佛一切言语都在不言中。
陈钊无奈,只能在心中暗暗吐槽:特么的,这些古人最是喜欢故弄玄虚!
同时,他也明白自己现在所处的时代,还是顺着原来的历史轨迹,并没有什么根本改变。
乱世已悄然降临,黄巾之乱不过是这波澜壮阔时代的序曲而已。
陈钊沉声问道:“伯温先生是否觉得,这大争之世已经来临?如若我趁势而起,可否能有一番大作为?甚至……问鼎天下?”
刘伯温轻轻点头,仍旧微笑着回答:“只要主公有争霸天下之雄心,属下愿竭尽所能,辅佐主公。”
陈钊闻听此言,以拳击掌,狠声道:“卧槽,干了!”
刘伯温满意地点点头,随后贴近陈钊耳畔,低语间透露着自己的谋划。
听完刘伯温的计策,陈钊连连点头,眼中不时闪过坚定的神色。
但是,现在摆在眼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这投降的九千多黄巾士卒怎么处理?
一个处理不好,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他对刘伯温问道:“伯温先生,你看这九千黄巾降卒如何安置才好?”
刘伯温自信一笑道:“黄巾军中大部分都是一些良善百姓,只为了一口吃食,才不得不跟着造反。”
顿了一顿,接着道:“主公可以剪除其中为非作歹者,杀一儆百!即可为民除害,也可以震慑其余心怀不轨者。”
“然后择其青壮,可充入我安熹郡兵当中,严明军纪,严加训练。以叔宝之能,此事轻而易举!”
“至于其余青壮和老弱妇孺,属下观城外有好几处庄园被黄巾军灭了满门,已成无主之物。主公可自行纳入手中,以用来安置他们。”
“如今正值春耕之际,只要保证他们不被饿死,给他们发放粮种和农具,让他们给主公耕种庄园中的良田。待到秋收之时,所得粮秣无数,自可供养我数千大军。”
陈钊大喜,瞧瞧,这就是专业谋士!
困扰他的难题,到了智计过人的刘伯温手上,就是这么简单容易。
陈钊依计行事,把黄巾降卒中那些为非作歹的凶徒,一一给揪了出来,毫不含糊地砍掉了脑袋,连同这次斩杀的黄巾贼,一并作了军功。
陈钊又吩咐秦琼从两千多的黄巾青壮降卒,严格挑选出了九百多精锐,补充到安熹的郡兵里面。
秦琼在这这次战役中表现出来的杀神形象,已经深深刻在了这群黄巾士卒的灵魂里。
人都是畏威不畏德,没有哪个不敬重强者的,这些黄巾士卒也不例外。
他将这九百多人和安熹原本的四百郡兵合并在一起,兵力顿时达到了一千四百。
大汉军队其实是制定了严格军纪的,只不过军中将领过于糜烂,让这些都形同虚设。
秦琼治军严谨,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