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两位同志,这是我们制糖厂的计划书。”
江良拿出连夜写好的计划书,给王老和他的下属,每人一份。
“嗯?你倒是很有准备啊。”
王老第一次看到办工厂会先做计划书的。
这制糖厂先不说,
但是江良这样的准备,让他对江良很有好感。
江良怕领导看不明白,趁着王老看计划书的时候,主动说道:
“王老,我们制糖厂,是用最新的机器进行生产。”
“预计的日均产量,比现有的粤东省制糖厂还要高出十倍。”
“同时,我们制糖厂的建立,也能保证北方日用糖的充足。”
王老点点头,他看向了身边的专家。
年轻的专家点点头,他对计划书是一眼就看懂了。
如果真的是按照计划书上说的,
那这产能是确实有江良说的那么高。
王老说道:
“你继续说。”
江良继续介绍道:
“一般的制糖厂,只注意到了日用的白糖,需求也多是供应民用。”
“但在我看来,工业上对糖的需求同样很大。”
“造纸、化工、发酵、医药、建材、家具等多种产品,都需要糖。”
“所以,糖,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所在。”
听到江良的话,王老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他对这个制糖厂,如此关注。
还有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糖,是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
但现在,国家却没有一家能排的上号的制糖擦工厂。
国家,也急需要拥有自己的制糖工厂。
公私合营,从他的角度来看,也为的就是能更好的发展这些经济命脉的产业。
所以,在听到下属汇报,有人主动想和公家合办制糖厂,他会第一时间亲自过问。
王老红着脸,激动说道:
“好!”
“没想到,你竟然还有这种大格局和大视野!”
“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随后,他平复下情绪,说道:
“不瞒你们说,这些时间,我们公家也在想着如何发展经济。”
“一些国内的工厂,确实有自己的产品。”
“但也就是,在国内市场可以销售了。”
“要是国外的更先进的工厂产品进入我们市场,这些东西,就会因为成本,丧失竞争优势。”
“洋布、洋火柴,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而且,这些产品,完全被国外左右,对我们国家,也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也很头痛啊。”
江良听着这些话,他能理解。
这个时候的经济,百废待兴,确实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公私合营,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尝试。
江良开口说道:
“王老,这点,我在计划书里也有类似的顾虑,但是没有您那么深入。”
“我们想着和公家合作,就想借着公家的力量,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王老点点头。
这制糖厂如果是成了,那不仅是公私合营的典范,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一次重要的尝试。
他问道:
“所以,这次你们打算怎么合作?”
“你们对股份的期望,又是怎么样的?”
王老预想,公私合营,最后还是要给私方股份的。
这次来商谈,也是要看看,私方这边,是想要多少股份。
江良看了看朱传文和朱一郎,两者都是以点点头,以江良马首是瞻。
江良接着说道:
“我们可以不要股份,技术也可以给公家。”
王老不解,问道:
“那这还算是公私合营么?”
江良回答:
“如果有示范需要,可以对外称公私合营。”
“但我认为,糖业,是未来国家经济支柱产业,最好还是和矿业一样,由国家来运营。”
“我们不要股份,但是希望能在这里头担任职位。”
王老思索了起来。
良久,他明白了江良、朱传文他们的意思了。
“我明白了。”
“你们是想被‘收编’。”
江良笑道:
“王老,被您看穿了。”
“我们只是开饭馆的,都是农民出身,辛辛苦苦做点小生意。”
“资本家的身份,可是不敢碰。”
“所以,就想着找公家。”
王老回想了下整个过程,说道:
“资本家,确实是敏感的身份。”
“这样吧,你们提供技术和管理,我牵头办制糖厂。”
“同时,能给你们安排个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