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047 不拔一毛,而利天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提到吴老二,陆静之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说他不好吧!

肯定不对!

说他好吧!

其实也不至于那么好!

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要想在这个世界混得开,只是人好,那可不行!

常言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太善良了,就会让别人觉得好欺负。

所以,怀有慈悲之心的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护道手段。

这种护道手段,不一定是神通或者法术,很多时候,都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到三十岁,差不多学成了!

三十而立的“立”,就是立下这种为人处世的原则。

大多数时候,人们常常把三十而立,理解为成家立业,或着在社会之中能站稳脚跟。

其实,“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距离孔子的原意,弃之远矣!

按照孔子的成圣之路来看,三十岁以下,还属于广泛的学习阶段。

这个时间段,知识面太过狭窄、人生阅历太过浅薄,尽量还是,不要有什么,绝不动摇的原则。

因为,这些原则,时常囿于自身的肤浅。

往往一段时间以后,就站不住脚了!

而到了三十岁往上,人还没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只能说,应该要好好的独立思考一下了!

如若不然,以社会的残酷性,真会让人遍体鳞伤。

至于吴老二的原则,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从他做的事情来看。

这个老头,修了一辈子的缘分,最喜提点后辈。

无愧于“修缘”之名!

可他绝不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单单这一回,他照顾面前的这个傻小子。

不算朱果,他都至少赚了三万块下品灵石。

要知道,那十几二十株百年灵药,可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收购回来的。

陆静之心下暗忖,说不定,他从草丹阁离开的时候,吴老二就立马将所有的灵药,从储物袋里面掏出来,反复盘点呢!

再说吴老二,给这个傻小子的炼丹笔记!

那本炼丹笔记,确实是吴老二炼丹百年,才整理出来的。

只不过,早在几十年前,他就开始整理炼丹经验,汇成书籍,往外送人。

大约就在,他的管家婆,去世之后!

可以说,这几十年来,他至少将自己的炼丹笔记,送给了四五十个人!

就是以前的笔记,还比较薄,里面的内容也不多!

而这么多年过去,他不断的往里面添加,自己最新的感悟、最新的经验。

这套炼丹笔记,都快厚成砖头了!

陆静之默默盘点,从这套笔记,第一次复印出版,到现在……

应该是第八版了!

并且,在陆静之自己的手里,就有一套,尚属于第七版!

想来,吴老二的原则,便是帮人也帮自己,救人的时候,还不会危害到自己!

这么说来,还真的有点“不拔一毛,而利天下”的意味!

《孟子·尽心上》就说:“杨朱”这个人,主张为了自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就算拔掉自己的一根毛发,对天下有利,都不会去做!

当然,完整的故事,应该是孟子的学生,问杨朱:拔你一根毛发,就能对天下有利,你干不过?

杨朱说:拔了也不能有利于天下!

又问:我说的是假如!

杨朱便不回答了!

从此之后,这位学生就四处传播,杨朱拔一根毛,有益于天下,都舍不得!

不过,历史还是给了杨朱,公正的评价。

说他:不拔一毛,而利天下!

能够不损伤自己的一根毛发,就能有利于天下,这样两全的法子,岂不美哉?

而吴老二付出了一点点的善意,和“一砖头”的炼丹笔记。

再把傻小子给他的朱果,转手换了一个,帮傻小子脱身的机会!

又没有伤害到他自己,还得了好几路人的人情!

人老成精,莫过如是!

看着吧!

等陆长风求人,炼好筑基丹,肯定少不了,吴老二的那一粒!

就算吴老二用不到,陶家听说了这个消息,还能把炼好的筑基丹,拱手让出去?

而且,料想吴老二的练气修为,也守不住那枚五百年的朱果!

陆静之心思通透,把所有的关节点,回想了一下。

又看了看,面前的这个傻小子。

指不定,此人还在心里面,怎么感谢吴老二呢!

不过,该感谢还得感谢!

人家救了他一命,无论怎么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