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玉葫芦抛了回去,陆静之倒是没有觉得,多么可惜。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然本就无缘,何必行苟且之事,将宝物据为己有。
不过,唯独有一点,让他颇为不爽。
这个傻小子,真是有些机灵过头了,白玉葫芦里面的三光神水,被他用得是,一滴不剩!
陆静之就算想要,截留下来,一滴两滴,都没有机会!
这时,又看到这个小子,捧着白玉葫芦,心情起伏,悲喜交加。
秉持着“帮人帮到底”的逻辑,陆静之便对他,开口提点一下。
“修行之人,应当以心御物!”
“而不应该,以物御心!”
“此宝虽好,还希望你,不要被它扰乱了心境!”
“若是你把身外之物,当成修行的根本,那可真叫,误入歧途!”
“经此一役,或许你也,有所领悟!”
这小子,口中喃喃自语:以心御物,以物御心……
再三把“以心御物”,说了几遍,他这才晃神。
想起此前种种,又听到刚刚那番,谆谆教诲,他当真有些,不能自已。
于是,两手举到头顶,呈拱手状,再弯腰作揖,施行大礼。
“在下乡野俗夫,见识浅薄,多谢赐教!”
陆静之摆了摆手,让他起身,笑着说到。
“谈不上赐教!”
“我方才所说的话,只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
“就像剑客说的那样,人是主人,手里的剑,本来就是,工具而已!”
“工具再好,可如果忽略了剑客自己,终究还是本末倒置!”
其实,总有人说,应该以心御物,而不应该以物御心。
就好像,这句话已经成了,修仙者的通用俗语。
但是,这种观点的源头,却很有可能,来自佛教的禅宗!
而首先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禅宗六祖慧能!
《坛经》之中,就曾说到。
弘忍法师看见慧能,在舂米坊,辛苦的劳作,便问慧能:干这些重活,累不累、苦不苦。
慧能答道:弟子以心役物,不以物役心,不觉得苦!
“以心役物,不以物役心”和“以心御物,不以物御心”。
其中的道理,总是类似的。
当然,慧能之语,也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
就比如,东晋的陶渊明,便在《归去来辞》里面说过:心为行役!
自己的本心,被外界的事物,所驱使!
如此一来,还没开始工作,身体没觉得累,心就已经累了!
心一累,则身心俱疲!
听闻陆静之的话,这个小子,没有说话,只是弯腰作揖,拱手再拜!
顿了顿,他定住神思,叹道。
“从离开平安城以来,我还以为,自己足够聪明,能够瞒住所有人,顺利脱身!”
“之后,我又甩开了两个追兵!”
“那时,我仍然认为,自己的本事,足够强横!”
“直到前不久,听了你们的谈话,我才明白!”
“今夜,我能保全性命,实乃有人,暗中相助!”
“不管什么原因,珍宝坊既然帮了我,这个人情,我记下了!”
顺着思路,继续往下讲,他便面带庆幸之色,露出笑容。
“都说你们陆家,狠人辈出!”
“我看你们,所做之事,还算地道!”
“而你更加了不起,令我佩服之至!”
这话说的,简直越来越煽情了!
陆静之无奈的轻叹了一口气,就不该让这个小子,继续说下去。
早点打断就好了!
好在,现在打住也不迟。
“什么你你你的?”
“你甚至都不愿意,叫我一声静爷!”
此人顿时噎住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
不过,他左右看了看,实在叫不出口。
嗫嚅了半天,只道:“你是个好人!”
此话一出,陆静之就看到慧娘,笑得都憋不住了。
带着笑声,凑到陆静之耳边,慧娘小声道:“你是个好人……”
话音未落,她便扭过头去!
再说下去,她非要笑不活了!
揉了揉慧娘的发髻,将她今早好不容易,才盘好的发型揉散,陆静之也就随她怎么着了!
至于“等回去再收拾她”?
那是不可能的!
只要她一装出可怜巴巴的样子,陆静之就算只道她是在装,又能怎么办!
此生此世,他可算是被吃定了!
大概是听到了笑声,这个小子,赶紧解释,举例道:“吴老先生,同样是个好人!”
或许是想到了,此人事到如今,恐怕还不知道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