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30、宪政做到李渊老巢,李渊麻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就当龙门的战争烈度随着尧君素丧妻失子愈演愈烈时

西河郡。

李渊吊民伐罪起兵时,第一个献城投效的郡府。

也是从晋阳向前方大军进行补给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数月前,刚刚经历了一场震动的西河郡,此刻城头旗帜再一次变幻,大隋军旗再次在城头升起。

咚咚咚……

“父老乡亲们,俺们是宋老将军统帅的朝廷军队,不是叛军,俺们就是晋地人,不会祸害乡老的。”

“发宪政馒头了!每人两个宪政馒头!”

……

随着一阵鼓声及士兵的喊叫声,临街的门半掩着打开,一双双眼睛忌惮、害怕的盯着街面上,宛若叫花子一样的隋军将士。

“怕什么,俺们是朝廷正规的军队,宪政馒头,吃!放心大胆的吃!”

“朝廷要推行君宪制,皇帝都要受到约束,以后皇帝就不能胡作非为了,俺们打回来,就是护宪护法!”

“给,宪政馒头,每人两个!”

……

宋老生领军突袭时,躲进临街店铺的百姓,看着邋里邋遢的‘隋军’直接拉开门,抬着一筐什么‘宪政馒头’不由分说丢下就走,全都愣怔了。

“不会有毒吧?”

“不管了,俺自从大业十年,就再也没吃过面食了,都忘记面食是什么味道了。”

“据说馒头是关中很受欢迎的面食,那些贵族家家户户都吃。”

……

有百姓耐不住面食的诱惑,吃下了第一个馒头,越来越多的百姓放下了害怕恐惧,没争抢到的,或是吃了一个,勾起馋虫的百姓,终于在馒头的强大诱惑力驱使下,冲出房屋。

极短的时间内,从郡守府直通城门,南北走向的郡城中央大街,就被从临街店铺,及闻讯从街巷弄坊中冲出来的百姓堵塞。

人潮如海!

人声鼎沸!

“俺还没吃到宪政馒头,给俺一个。”

“能不能再给俺一个,俺刚才吃的太急了,忘记啥滋味了。”

……

“乡亲们,这是宪政馒头,不要急,每个人都有!”

“朝廷要搞君宪制,皇帝也要受到约束,从今往后,皇帝就不能胡作非为了!”

……

“真的吗?”

“皇帝就是天,皇帝还能限制?日哄俺们了吧!”

……

“千真万确,往后朝廷要进行君宪制,关中现在已经搞起来了,晋地被叛军封锁消息,所以乡亲们不知道。”

“君宪制第一条,就永久性废除了徭役制度,往后就没有徭役了,朝廷如果要修建什么,都要花钱粮,雇佣咱们!”

……

宋老生站在府衙门口,听着从街面上传来的嘈杂鼎沸声,脸上露出感慨笑容。

扭头看了眼站在府衙外严格值守戒备的士兵,虽然邋里邋遢,可精气神与之前完全不同了!

在之前,这些将士们愿意跟着他以万余人,直击十数万叛军。

那不是朝廷的威严。

也不是将士们对朝廷还有多少敬畏、忠心。

是靠他宋老生这些年与兄弟们同吃同住,公正厚待兄弟们维持着。

说白了,是他忠心于朝廷,而这些跟了他好些年的兄弟,只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愿意随他为朝廷慷慨赴死。

但现在不同了。

兵败被李靖救了后,同时接受了李靖带来的千余骑兵,这次他收起了对李五郎的轻视。

严格按照李五郎信中所提及的战略。

带领这数千残兵败将,穿州过府,一路退到太行山附近,远离太原叛军。

然后攻打这些名义上投向太原叛军,实则太原叛军甚至连监督的人都来不及派遣的郡县。

在这些郡县中,搞宪政馒头,宣传君宪制。

刚开始,做这件事情的,主要还是李药师带来的千余骑兵,他们在京城,虽说也都是些粗鄙货,对君宪制一知半解。

可到底比他们这些人了解的多。

他麾下这些经历一场惨败,士气跌落的老兄弟,就这么看着禁军骑兵袍泽发放宪政馒头,引发晋地本土乡亲强烈好奇。

然后也开始主动打听,君宪制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老兄弟不但打听,还跟着骑兵袍泽一起发放宪政馒头。

等攻下第三座县城,搞宪政馒头时,军心士气就完全恢复了!

而且他敏锐的察觉到,到了这个时候,兄弟们已经不再是因为感恩他,而效忠朝廷了。

而是朴素的认为,朝廷幡然悔悟要搞君宪制,这样的朝廷比再换个一家一姓的皇帝更好!

转进这段时间,兄弟们越发邋里邋遢,像极了叫花子,可精气神与往日完全不同了!

也正是兄弟们的这个转变,才让他敢违背李五郎在信中提出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