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29、李靖:他要活雄立于世,死雄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数日后。

龙门城内。

尧君素拿着朝廷的抚慰书,看着李智云亲笔写给他的信,眼神中还流露着丧妻失子的悲恸,看向李靖,不解道:“李五郎在信中征询,我愿不愿意让少子拜他为师,这是什么意思?”

闻言,李靖一脸震惊!

一时间都有些嫉妒尧君素。

不过他到明白李智云这么做的原因,解释道:“应该是李五郎觉得,由于他调你守龙门,造成了……他感到愧对君素,而他现在能拿出来感谢君素的,只有一身的本事。”

“我……”

嗤!

站在一旁的屈突通发出轻微不屑冷笑,“一个今年才要束冠的黄口小儿,竟还想当先生?君素,老夫劝你慎重考虑。”

“你尧家现在就这么一个少子,可别被一个乳臭未干小子耽误了!”

话罢,屈突通转身就走。

李靖望着屈突通的背影,此一战,屈突通很不舒服,他麾下的兵马损失惨重,可偏偏尧君素才是功劳最大的。

这一战,龙门能守住,除了战前宪政馒头,及宣讲宪政激励士气外。

尧君素一家人的悲壮,极大的激起了将士们同仇敌忾的凝聚力。

尧夫人的高洁就义,让所有将士们都红了眼。

此战后尧君素在屈突通控制的本部兵马中,都产生极大的威望,加上宪政思想的影响,可以说,这一战之后,屈突通对本部的掌控力度正在衰减。

所以休整这几日,屈突通的脾气越来越不好,一个老将,酸话怪话却越来越多。

任何事情,他都要唱反调,说几句尖锐的话。

“药师,我死守龙门,是为朝廷尽忠,其实说句心里话,虽然我赞同宪政,但我内心中最主要还是尽忠,即便没有李五郎,我还是会和叛军打到底,李五郎此举,我受之有愧……”

“而且……”

尧君素倒也磊落,苦笑犹豫道:“李五郎如此年轻,我现在只剩下一个少子……”

李靖听闻不由翻白眼。

尧君素倒是磊落,最后一句话,分明就是在表达,就一个少子了,要好好教导培养,担心智云年轻,教不了少子。

“君素,答应!一定要答应,现在,马上回信答应李五郎。”李靖都为尧君素焦急,忙劝说道:“听我的,准没错!”

“你家少子,聪慧如何我不知,但肯定没李五郎聪慧,但你家少子不说多,只要能把李五郎的本事,学到一成半点,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他的成就绝对比你高!”

“相信我!”

很多没真正接触过李智云的人,或许还把李智云当做陇西李氏的庶子,充其量也就是设计构想出君宪制。

对李智云的认识仅限于有些才华。

但他接触过李智云!

和李智云谈话中,周易、易经、大学、中庸……

李智云都能信手捏来,旁征博引,仿佛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传统文化。

当然这只能说,李智云博览群书,学识足够。

但更令他震惊的是,从李智云的言行,他清晰的看到,李智云早过了书指导人做事行为的阶段。

而到了人注解书,重新注解古人智慧的阶段。

这是已经到了一个,扎根传统文化、智慧传承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独属于自己做事,系统性的方法论!

就他观察,李智云这套系统性方法论,十分具有优越性。

看看李五郎这段时间做的每一件事情!这些具体事件,本身就是基于李五郎对事物认知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展开的。

而李五郎那种大格局、大气象、大魄力其实也就是这种独属他思想和方法论塑造形成的。

别看李五郎年轻,可他已经完全有资格,像诸子先贤一样开宗立派,自成一系了!

而他更从李五郎收弟子的信号,敏锐察觉到。

李五郎要做一件大事!

开宗立派!传播自己的思想学说!自成一系!自成一势!

孔孟不过是纯学术性人物,可他们却影响了当世的文化、思想,他们的思想雄立于历史千年。

李智云呢?

李智云的思想学说,到底是单一的君宪制,还是有更多他不好说,毕竟李智云现在展露的太少,无从判断。

但自成体系,系统性完整的思想和方法论,已经奠定了李五郎有资格开宗立派。

而李智云的权术手段,他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甩孔孟几条街!

看看这段时间,关中的宪政思潮,看看关陇士族那些同仁,明明很敌视李五郎,很忌惮李五郎。

甚至要联手做局除掉他。

可李五郎就是能让他们捏着鼻子,跟着他的指挥棒起舞!

有开宗立派的资格,又有足够的权术手段,这分明就有了活着雄立于世,死后雄立于史的资本!

而李五郎分明已经向这方面布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