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章都说侍读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李东阳府,东书房内。

李东阳放下手里的茶碗说道;‘介夫,东宫招侍读之事你是怎么看的’。

下首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官员,也将手里的茶碗放在了案几上,慢慢说道;

“圣上此举虽是怜悯东宫孤寂之心,但也隐含为东宫布置羽翼之实,且示恩与百官。

虽然我大明自宣宗朝后便无此事,但是当今圣上只有东宫一子,而且后宫嫔妃,也只有太子生母,当今皇后一人。

所以东宫势大,展时是无妨的,至于以后是福是祸,在下官看来当今太子还是有福之人。”

说话这人姓杨名廷和字介夫,是个正五品官。在东宫詹事府任左庶子,和李东阳是忘年之交。

杨廷和膝下有一子叫扬慎,自幼聪颖十一岁能诗,十二岁写成【古战场文】被誉为神童,被李东阳收为弟子。

“介夫所想与我无二,今天在内阁,戴义戴公公在说举荐文官子弟为太子侍读时,特意提到了慎儿,我当时没有反对。

如果持意拒绝,恶了皇上和东宫,我倒没有什么,恐怕对你仕途不利。

如果慎儿入东宫为侍读,虽对你清誉一时有碍。

但如果太子一旦顺利登基,你父子二人一为太子师,一为太子友,你杨家兴旺可期。

以你的才干和太子的情谊,到时候内阁首魁的位置非你莫属呀。

所以我想,慎儿还是入东宫为侍读的好,你看如何?”

“阁老比下官想得通透深远,一切就按阁老的意思办。阁老对下官父子的恩情,让下官无以为报。”

“介夫言重了,你我通家之好何必如此,呵呵呵…”

*~*^~^*~*

吏部主事张彩下了值,连家都没回直接坐轿去了西城焦侍郎府邸。

说道礼部侍郎焦芳那也是一位赫赫有名之人。他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官运亨通。

在焦芳还是编修时,当时内阁首铺万安和别人闲聊时说,像焦芳这样的人也想当学士吗?

后来焦芳知道了此事勃然大怒道,“一定是彭华在背后算计我,如果我当不上学士,就在长安街上把彭华给刺杀了。”

由此可见焦芳个性阴狠,为众人所不喜,又是北方人,屡受朝中南人高官排挤,被贬贵阳。

但焦芳却真有才华和能力,经过一步步升迁,官至礼部右侍郎。

在焦府小客厅二人分宾主落了座,焦芳屏退了下人,笑着对张彩说道;“张大人是稀客,不知张大人来到舍下有何见教?”

张彩对焦芳一拱手说道;“老大人客气了,下官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实在是有一件事委决不下,特意到贵府登门求教,来得唐突还望老大人海涵。”

“哦,不知是何事,张大人请讲,你我二人一同参详参详。”

“老大人今天可曾听闻东宫召百官子弟为侍读一事?”

“这事老夫已知晓,不知张大人所问为何?”

“既如此,下官就斗胆直言不讳了,如今东宫召百官弟子为侍读,这其中的好处相信老大人都看得明白。

武臣勋戚就不说了,就文臣而言,只是顾于脸面和清誉无人主动应招此事。

此事的利弊老大人比下官明了,听说文臣子弟可举荐五人,现在只有钦点的李阁老弟子一人。”

张彩说道这,正了正身体,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接着说道;

“此事是个机会,下官不才有犬子张茂,今年与太子同庚且略识诗书,不知是否有幸可入东宫?

在下听说老大人膝下也有一孙,年岁也相当,不知老大人也是否有意乎?

下官职小位卑,有些拿捏不定,老大人一向稳重务实,所以前来听听老大人的意见,还望老大人不吝赐教。”

焦芳沉吟了半晌,慢慢说道;“此事确有可为,这是一手缓棋,此时布局时机也好。

我辈苦读出仕所为何来,一是报效君王一展心中抱负,二来也是人前显贵光宗耀祖也为儿孙辈积点福萌。

老夫今年六十有八入阁已是无望,也罢,老夫就和你赌了这一把。

趁他们还在观望没什么举动之前,你我先下手为强,等他们反应过来哪还有你我的事。明天你我就这么这么办,你看你如何?’

“老大人高见,下官以老大人马首是瞻。”

*~*^~^*~*

位于西城西二条胡同内的,成安伯府灯火明亮。

吃过晚饭后,大家并没有象往常那样,各回各房。

而是被成安伯郭子良,留在内宅小花厅内。

丫鬟送上茶水点心,就退了出去。

屋子里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想来事情一定会很重要,看看伯爷那张严肃的脸就知道了。

成安伯郭子良环视众人一眼,轻轻咳了一声说道;“今天把你们都留下来,是有一件事要跟大家说一下。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