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是天朝四大发明之一,纸是天朝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经过了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汉代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原料的使用以及纸张品种的多样化。
唐朝利用竹子为料制成的竹纸,标志着造纸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竹子的纤维硬、脆、易断,技术处理比较困难,用竹子造纸的成功,表明天朝古代的造纸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
刘轩,准备命人研究唐朝的造纸术,准备在东汉制造出唐朝的纸张。
造纸术,不可能垄断的,于公于私,都不该这么做。
所以,刘轩想了个法子,自己先令人造成纸张,然后在汉中大量的使用,也可以出产一些到其他州郡,这样的话,纸张就会得到一定的推广,到时候,他再将造纸的技术,卖给其他州郡的商人,可以大赚一笔。
但是,现在造纸术的研究,还必须处于保密阶段,所以刘轩得好好的选择人,而且选择的人,最好还是要对造纸有研究的.......
正当刘轩为此伤脑之时,蔡邕给他介绍了一个人。
“贤婿,老夫听琰儿说你需要精于造纸术的人才,刚刚好,老夫有个徒儿,精于书法,造纸术,不知你可否想要见上一见?”
刘轩问过蔡琰会不会造纸,蔡琰肯定不会的,但是蔡琰放在了心上,告诉了自己的父亲......
见,当然要见,刘轩自然见了此人。
“草民,左伯,左子邑,参加汉中王殿下!”
刘轩开启了系统读取了此人的信息,惊奇地发现,此人,在历史上竟然发明过左伯纸,一种比蔡侯纸更好的纸张。
看来真是天助我也!
蔡邕既然向刘轩介绍了此人,说明此人人品涵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左伯,孤问你,你认为现在的蔡侯纸如何?”
“蔡侯纸,不足之处,仍然有许多,草民致力于研究纸张的制造工艺,想像蔡侯改进前人的纸张制造技术一样,草民也想改进蔡侯纸的制造,争取而早日制造出比蔡侯纸更加好的纸张,这样我们读书人,读书也会方便很多。”
现在的书籍,大部分都是记录在竹简之上,所以,一本书,会耗费大量的竹简,蔡邕来汉中,随行的马车里面,一大半都是装有竹简的。
“那孤给你一个改造纸张的机会,你要不要?”
左伯,好奇的望着刘轩,不知道刘轩想干什么?
“从今日起,你就负责汉中的纸张制造,孤会给你安排人手,孤希望你早日制造出比蔡侯纸好的纸张。”
左伯听到刘轩竟然让他造纸,支持他,很激动的跪在了地上。
“殿下,草民一定竭尽全力,争取在三年内,改进蔡侯纸,制造出殿下想要的纸!”
三年?刘轩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自己给他支持,他还要三年才能改造造纸技术。
“孤近日有一个关于造纸的想法,所以才寻找造纸技艺高超之人,孤的想法,若能成功,将会是大汉的一个变革!”
刘轩掏出了唐朝的造纸术方法,拿给了左伯。
左伯,满脸的惊讶,上面的步骤,虽然就是平时他所了解的造纸的步骤,但是其中的细节,造纸原料的筛选,造纸加入的材料,很多他以前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方法。
蔡邕在左伯的惊讶中,也看出了刘轩的想法,很不简单,自己的女婿,果然不错。
相处一段时间之后,蔡邕完全觉得刘轩就是他的女婿了,而且还有种巴不得蔡琰明日就嫁给他的冲动。
“殿下,此法,草民闻所未所闻,不过,细细推敲一番,可行的,若殿下给草民两个月,不,一个月,草民即可让此法造出纸!”
马上就要到新年了,刘轩也不忙在这几天。
“左伯,过完年后的一个月,你必须得交出纸来,还有,你以后不必自称草民了,以后你就是我汉中官员中一员,孤封你为造纸郎!”
左伯很激动的拜了拜:“草民,不,臣参见殿下!”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