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不知道,孤,这首《龟虽寿》怎么样,可有达到了要求?”刘轩似笑而笑的问道。
原来这首乐府诗,叫做《龟虽寿》!
蔡邕,好好的打量了刘轩,他想到刘轩竟然有如此的才华,更没想到刘轩竟然知道他内心的想法。
此次,他来汉中,也是想来汉中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而不是碌碌无为的就度过了接下来的时间,他知道,自己的时间,自己这辈子,没有多久时间了。
“好,你写的很好,老夫,很喜欢。”
刘轩脸上露出了微笑,朝着蔡邕,吟了一句诗:“落红岂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先生,你不老,大汉的未来还离不开你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刘轩又是语出惊人,蔡邕一直在喃喃自语。
刘轩趁势追击,问道:“孤,准备在汉中建一所学院,孤希望先生能帮孤,能做第一任的院长,先生大才,若不能流芳百世,不能传承文采,那岂不是可惜?”
颍川有个颍川学院,他的汉中,也要有一个汉中学院,将来,也要为他培养出一个个的栋梁之材。
在场的人,大多都知道刘轩有这个想法了,刘轩很重视教育,这一年,建了很多的学堂,家境稍微贫困一点的孩子,现在也有机会上学了。
蔡邕,有些迟疑了,他是像为官,而不是教学,教学,他在吴地,这几年,都没有停下来的,
刘轩开启了系统,知道了蔡邕的迟疑,给法衍示意了一下,法衍立马站了出来,对着蔡邕拜了拜,说道:“先生,汉中需要先生,我父亲很支持殿下的这个想法,若非我父亲身体不好,他是很想来为了汉中的万千学子,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还望先生能够答应,此乃造福百姓,造福大汉之事。”
造福百姓,造福大汉,这就说到了蔡邕的心了。
刘轩继续补充道:“先生,汉中学院将来的学生,孤未来会将他们安排在汉中各地为官,他们是大汉的未来,还望先生答应此事,先生好好教导他们,将来汉中能有一帮身正言正的好官!”
蔡邕,思索一番,最终他决定答应了,第一任汉中学院的院长。
刘轩很高兴,不过也很好奇,蔡邕竟然还没有承认自己,任务还未完成?
夜幕来临了,接风宴也即将结束了,一个个的都向刘轩辞行了,不一会儿的功夫,殿内,只剩下了刘轩与蔡邕,以及几个侍奉的奴婢。
“小婿拜见岳父大人!”
刘轩站了起来,对着蔡邕拜了一拜。
“不知,小婿,明年是否可以娶琰儿了?”
刚才,刘轩没有对蔡邕穷追猛打,给蔡邕留了个面子,由于刘轩没有提这件事,其他人自然也不会提这件事了。
蔡邕,见刘轩一个汉中王,都已经给自己施礼了,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其实听过刘轩的传闻,以及蔡琰说了一些汉中王的事情之后,对于汉中王也是觉得挺满意的,不过,刘轩没有得到他的允许,就让自己的女儿,想要以身相许,他多少有点不舒服,这也是人之常情。
“来人,把东西拿上来!”
刘轩知道,蔡邕,在书法方面造诣很高,尤其是隶书,更是创造了名传千古的“飞白书”!
刘轩给蔡邕准备了前朝书法大家李斯的的书法名作,《泰山刻石》。
当年此作,李斯还用篆书,抄写了一份,乃是李斯的真迹,是王小二在无意中盗的一所墓中发现的。
见到《泰山刻石》的蔡邕,简直呆住了,精美的字体,如同一个个的美人,深深的吸引住他的视线了。
就这么看着,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也张得大大的。
过了好一会儿,才大呼道:“此乃李斯真迹,我蔡邕竟然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李斯的《泰山刻石》的篆书真迹,何其幸运啊!”
“贤婿,这张李斯的真迹你是从哪里找到的?”
蔡邕激动的问着刘轩,刘轩暗喜,连称呼都变了,果然,这种老学究都是喜欢这种东西。
“岳父,此乃孤的一位属下献给孤的,若岳父喜欢的话,小婿愿送与岳父。”
刘轩要将这张李斯真迹送与自己,蔡邕,眉目之间,都露出了喜悦,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好,贤婿,礼不可废,你和琰儿之事,等一年孝期之后,再做商量了,老夫先行告退了,此书法,得好好得研究一番!”
就像个得到了惊喜玩具的孩子,蔡邕简直爱不释手,捧着李斯的真迹,就开开心心的离开了。
毕竟蔡琰还未过门,蔡邕也是当代大家,所以,刘轩自然没让他们住进了国相府,法衍给他们安排了其他的住处,离国相府不远的一座府邸。
“叮咚,恭喜宿主完成任务,任务奖励,唐朝造纸术!”
造纸术,蔡伦已经改进过了,被称为蔡侯纸。
不过,这个纸张,依然不是很适合书写,而且制造量不大,普及率很低,现在都是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