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
仇士良小心得挑开信封上的密封蜡,展开一张淡黄色的纸,上面是安康公主的笔迹,只见上面只有一句诗词“山雨欲来风满楼。”,却不明就里,当下将信折好,将蜡封在火上烤了一烤,完好如初的封号蜡封,将信交给鱼弘志,问询道:“近日谁去过曲江?”
鱼弘志小心的接过信,收在袖中,道:“干爹这可问住了。公主自去了玉真观,将一应的侍卫都换成原来的亲信,消息从此就密不透风起来。孩儿早就寻人安插眼线,还不得手。”
仇士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这封是公主给陛下的密信。你且过了晚膳,挑杨娘娘侍奉在身边的时候呈上。务必要令她注意。”
说罢背着手踱了两步,径自走到窗前,推开窗扇,见外头秋风瑟瑟,吹得落叶遍地,自言自语道:“东风西风,安康公主到底是随了那阵风?”
鱼弘志见他眉头紧蹙,满脸的百思不得其解,便悄悄地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文宗李昂以事务繁忙为由,多日未曾亲近过后妃。鱼弘志得了仇士良的命,心下知道他是为了透漏消息给王守澄等人,看他们是何态度,不敢怠慢,便在晚膳时期寻了个空子,接过了小太监的茶,亲自奉给文宗,道:“陛下。”心中左思右想怎么能劝文宗招幸杨贤妃。
李昂接过茶,喝了一口,眼睛却不离手中的一份奏折,鱼弘志余光看到正是奏请秋试事宜的折子,便也不敢多说,只得默默侍奉在身畔。
李昂想到那日李凑的话来,要宠幸杨贤妃,麻痹王守澄等人,便吩咐道:“鱼弘志,你宣杨贤妃侍寝。”
鱼弘志一听,心中松了口气,心道:“这可免了我的许多麻烦。”当下应下,自去请了杨月封不提。
杨月封几日不得传召,却也不以为意,每日只是思念李溶,心中忧思难解,痴心悱恻。忽听得传召,心下啐了一口:“左不过不见我也罢了,此时又唤我去伺候。”因想到皇帝数日不近后宫,此日招幸,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自己,不由得得意起来:“陛下心中自然是有我的。”想到王德妃还在软禁之中,面上便有了三分喜意。
回头看见宛如愣在当地,便道:“宛如,你与我梳妆。”
宛如一听,忙上前殷勤侍奉。
鱼弘志见杨月封侍奉在侧,忙将安康公主的信呈了上去,道:“启禀陛下,玉真观有密信一封。”
李昂闻言,皱起眉头看了鱼弘志一眼,心道:“你怎么这样不小心?杨月封在身边,你就这样口无遮拦?将这重要的书信呈了上来?”
鱼弘志装作不明就里,又说道:“公主陛下的密信,说有要事,请陛下御览。”
李昂轻哼了一声,接过信去,见蜡封完好,便撕开新封,背了杨月封阅读起来。杨月封早就听在耳中,心中留意,便有意无意的走到李昂身边,给他揉了揉肩膀:“陛下,皇姐真真有趣,写封信还这样神神秘秘的。”说着眼睛却不住得往信上瞟了几眼,待看到这句诗,心中顿时一片迷茫。
李昂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心知杨月封看了也无妨,索性将信放在几上,皱起眉头冥思苦想。
杨月封一撇嘴,道:“皇姐就喜欢打哑谜。”回头看了宛如一眼,低声道:“‘山雨欲来风满楼’陛下,这句诗词是什么意思?”
李昂不悦的看了她一眼,也没多说什么。
宛如心领神会,忙退了出去,将信上的内容禀告给王守澄。
王守澄听了这句诗词,也是难得其中深意。他自然之道安王曾与安康公主会面,虽然不知言谈内容,却知道二人言语不谐,今日见了公主的迷信,心中猜到了三两分,却也不敢妄加揣测。侧目见刘宝儿在畔伺候,问道:“刘宝儿,你可知道这句诗词什么意思?”
刘宝儿见王守澄面上惊疑不定,不敢回话,只讪讪地低声道:“孩儿鲁钝。”
王守澄叹了口气,道:“我调教了你这些日子,你还是如此蠢钝。倒是鱼弘志那个小子,聪明的紧。可是我终究知道,他是仇士良的人。”说到此,脸上露出一丝戾气:“如今的风声,一日紧似一日了。你若还是如此不开窍,我身边愈发连个得力的人也没有了。”
宛如静静的听二人说话,见他真情流露,丝毫不将她算作外人,心中窃喜,便开解道:“大将军深谋远虑,才思过人,不必过于担忧。我们虽然鲁钝,却是真心为大将军做事,还请大将军多提点一些。”
王守澄听她说出此话,心中微微得意,面上露出笑容:“宛如,我素日将你当做外人,处处防着,今日才知道你的好处。你可别怪我,就算咱们是赐了对食的夫妻,有些事情我还是不敢不妨,皆因咱们的身份......”
宛如微微一笑,欠身道:“大将军何出此言,宛如从来不敢心怀怨恨,只求哪日能为大将军出力,也不枉费了咱们的情分。”心中却是啐了一口:“咱们的情分,我不让你死无葬身之地,我就在这宫中白活了。”面上却不露出半分。
王守澄见她面容带笑,更兼妩媚,心中大喜,上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