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走了,李景隆还不罢休,说道:“方孝孺这种人,可称愚生,比之贪官污吏,更加可恶!”
朱棣又问道:“还有比贪官污吏更可恨的?”
李景隆说道:“贪官总有个喜好,而且满身的把柄,要收拾贪官很容易,即便为祸,也不过一时之事。”
“可方孝孺这种人,不贪不占守规矩懂礼仪,一心只想实践他心中的道理。”
“按照他的理想,去改造国家!”
“如果任他胡来,国将不国,天下大乱!”
朱棣恍然大悟,说道:“是啊!这样人连个把柄都没有,还不肯承认自己的思想是错的,一旦身居高位,必然胡搞瞎搞,天下不宁啊!”
宋濂叹息一声,说道:“我的错。”
李景隆宽慰道:“跟您有什么关系,您又不是不知道民可使由之的事。”
宋濂摇头说道:“我真不知道。”
......
李景隆有点蒙,心说,难不成我还得从头教宋濂《论语》?
朱元璋在序言里写:天将文曲李景隆,大明从此,文教兴盛,超越汉唐,独领风骚。
刘伯温在跋里写:《字典》成书,必将让大明,成为礼乐之邦,君子之国,李景隆功莫大焉。
大年初五,李景隆的书局刊印,首发《字典》十万册,立刻堆满各家书店最醒目的位置!
开玩笑,皇帝和文坛一哥推荐的书,哪个读书人敢不学?就算李景隆才七岁,他们也得喊老师!
而且,朝中文臣,为了借《字典》名垂青史,纷纷提笔吟诗作赋,流传天下。
更利用手中权力,将推广《字典》纳入各州府道官员考评项目,推广的好,升官发财,推广不力,严加惩治!
《字典》瞬间火爆大明,从金陵四散向各地,成为私塾学堂必修课本!
书局全力刊印,24小时不停,待到初十,短短五天,已经盈利一百八十万两!
比文化中心还赚钱!
这就是有官方推荐的好处!
紧接着,令李景隆无比烦闷的事情发生了。
他出不了门了。
从大年初六开始,每一天,都有无数人来到曹国公府门前,有的是父母带孩子,来给李景隆磕头,感谢他编写《字典》。
还有国子监的诸生,以及来金陵参加科举的各地文人,也开始堵门。
有人想瞻仰李景隆的盛世美颜,有人想通过《字典》拜李景隆为师,从而和曹国公府拉上关系。
还有人纯粹为了扬名立万,拿着《字典》来找李景隆辩论,说什么,这个字的释义有问题,应该解释为......
总之一句话,短短数日时间,李景隆名动金陵,传遍大明!
所有人都知道,曹国公府出了一个麒麟儿,朱元璋亲口认定,是文曲星转世!大明祥瑞!
既然出不去,又是过年时间,那就算了,李景隆干脆整日待在房里,写他的小说。
任何行业,都必须创新,文化中心的景色再美,看多了也会腻,吸引人的,还的是演绎中心、商超中心和美食。
有张玉打理,文化中心运转良好,但是《牡丹亭》已经演了一个月,《三国演义》的评书也快结尾了。
此时,需要新鲜玩意,持续勾起百姓的兴趣。
除了《三国演义》,罗贯中师父施耐庵的《水浒传》尚未问世,正好用来讲评书,戏曲嘛,就得他自己写了。
此时,他正在写的,乃是《长生殿》。
讲的是唐明皇、杨贵妃,长生殿盟誓,后来安史之乱,杨贵妃殒命的故事。
“天宝明皇,玉环妃子,宿缘正当。”
“自清华赐浴,初承恩泽。长生乞巧,永订香盟。妙舞新成,清歌未了,鼙鼓宣阗起范阳。”
“马嵬驿、六军不发,断送红妆。西川巡幸堪伤,奈地下人间两渺茫。”
“幸游魂悔罪,已登仙籍,回銮改葬,只剩香囊。证合天孙,情传羽客,钿盒、金钗重寄将。”
“月宫会、霓裳遗事,流播词场。”
李文忠放下书稿,看着李景隆,眼神有些复杂。
这首《沁园春》写的也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真情流露,令人心伤,好是真好,但太婉约。
再看李景隆,锦衣华服,俊秀佳颜,玲珑心窍,诗词无双,好一位金童,好一位纨绔,好一个贵二代!
还是太婉约!
他叹息一声,问道:“儿啊,除了诗词歌赋,发明创造,《字典》、小说,你就不想干点别的?”
李景隆说道:“我才七岁,就算要灭了北元,那也不是现在事啊。”
李文忠撇撇嘴,说道:“覆灭北元......还行!你也算有大志向,但是估计你赶不上。”
“你爹我年后就会跟徐元帅出征和临,把元昭宗抓回来给王保保作伴。”
李景隆笑了,说道:“我是真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6t8VKYNmXp$,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