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起来,林老爹与王氏己出去干活了,林叶秋与林巧起来吃些东西,开始他们的赚钱大计。
把泥鳅称之为泥蚯蚓,这么恶心的名字对生意有负面影响,得取个好名字。
还得让人看不出泥鳅的模样,再炸焦点?
不行,碳化了口味会变差!
有了,他一拍大腿,去父母房中一个木箱中翻出三四斤面粉,这是他无意中发现的。
这面粉是留着过年做点心的,先借用了,又到厨房柜子里找到五个鸡蛋。
先把鸡蛋敲进装泥鳅的盘中搅拌,再把面粉,辣椒粉撒进去又搅拌均匀。
林巧己烧好油祸,开炸了!
看着一条条炸得金黄的泥鳅,外面包裹了一层面皮,哪里看得出是泥蚯蚓?
林巧咽着口水担忧道:"三哥,你把娘存的面粉也用了,鸡蛋也用了,油也用了,娘知道了会骂人。"
"没事,今天哥带你到县城去卖泥鳅,赚了钱补回来就行。"
"去县城,我这辈子才去过一回,太好了!"
"你才多大,就说一辈子,加柴,快点炸完赶时间去县城。尝尝,比昨天的怎样?"
"嗯,香,更软更嫩,好吃!"
一个多时辰,竹蓝里装满金灿灿胖呼呼的油炸泥鳅,又用筷子夹着分到一张张牛皮纸上包好,捆绑结实了,数数十二包,大概一斤多一包。
看看离午时还有段时间,林叶秋决定不等老娘回来了,提着蓝子关了门出去,跟一里外的二哥家说一声去镇上看同窗,要他们转告老娘。
村口通往镇上的商道经常有马车或牛车经过,招手即停,给个三文就搭你去镇上。
折腾一个半时辰,在镇上又转了一次马车,到县城时己过午时。
这县城算繁华了,街上店面鳞次栉比,货物是应有尽有,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看来这买卖好做。
林叶秋选了一家高档酒家,在门外选好地方,铺了几张牛皮纸在地上,放几包油炸香辣泥鳅在上面。
他嘱咐林巧:"记住了,别说这是泥蚯蚓,也别说是泥鳅,带泥子的都不能说。"
林巧嫌他啰嗦:"哥,你在路上都讲了十遍了。"
"那我现在考你,咱卖的是什么?"
"嘻嘻,水中人参,大补哟!"
嗯,他满意点点头,开始吆喝:"各位各位,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水中人参,人间极品,大滋大补,有意者欢迎品尝!"
路人闻声见一个书生和一个小姑娘摆摊吆喝,吆喝的内容也新奇,过来围观。
有人问道:"这位书生,水中能长人参,拿出来瞧瞧!"
这人不错,配合得好,林叶秋早准备好试味的油炸泥鳅,用筷子夹着小心翼翼伸过去:"这位尊贵的客官,这东西可费了我两兄妹不少功夫,您尝尝!"
那人见林叶秋郑重的样子,也就小心翼翼接过,闻了闻,虽然出锅己久,但中午气温高,牛皮纸又保温,泥鳅还有点温热。
"嗯,有股子香味,不错!"
他又轻轻咬一口,外层焦脆爽口,里面鲜美嫩滑。"好吃!"几口吞了下去。
骨头刺都炸酥了,刺都不用吐。
路人纷纷伸手:"给一根尝尝!"
林叶秋作为难状:"这东西长在水中,扎根泥中,抓它滑不溜秋,弄回去还要伴配料,去其糟粕,用香料泡制,制成这大补成品,难呀!"
嘴巴说难,还是发了十多根出去,大家品尝后赞不绝口。
第一个品尝的客人道:"怎么卖?"
"三两银子一包。"林叶秋理直气壮道。
"你怎么不去抢,三两一包,三两家中可以吃喝二个月了!"有个客人没品尝到,怼他道。
林叶秋冷笑道:"这可是贵重食品,有钱人才能吃得起。"
这是高档酒家门口,出入经过的自然有钱多,看看这围观的吃瓜群众,一个个穿着体面。
"大家既然是有钱人,会心痛这三两银子,有道是,钱是王八蛋,花了再赚。"他得给他们洗洗脑。
"我来一包!"第一个搭话的客人道。
既然有人开头,就有人跟风,后面陆续有人掏银子。
林巧负责收银子。
林叶秋到底在那边当过学生会首脑,口才杠杠的,负责吆喝推销。
半小时辰,还有客人要买,林巧扯他三哥衣袖:"哥,别吆喝了,没有了,卖完了。"
哦,还没怎么使劲就结束了?
他又来个结束语:"各位官人,我这水中人参虽然囗味奇特美妙,有大滋大补之功效,可又是稀缺珍贵之物,只能偶尔来献给大家品尝,不能经常来满足大家需求,很是抱歉!再见!"
赚了三十六两,成本几百文。
林叶秋很享受赚钱的感觉,林巧也乐开了花,两人提着空竹蓝叽喳喳正讨论吃点什么填肚子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