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026.从来纨绔无伟男,自古将相出寒..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隋炀帝其实也是个立志要做千古一帝的皇帝,但他败就败在太过急功近利。

也就是在这时,李承兴忽然接着说道:“想必长孙大人应该知道,隋炀帝时期他做的每一件时期,其实本意都是为了百姓。”

“召开科举,分发土地,东征高丽。但这些事情,每一件拿出去都需要一两代人才能完成,可他偏偏急功近利。”

“就说召开科举吧,你首先应该先弄出高产粮食才行,否则百姓连饭都吃不到,谁能有钱去读书。这也是如今的人才,全都是世家培养出来的原因。”

“等到百姓吃饱饭了,再想办法教化万民,教导百姓们去读书,广招天下寒门子弟。而等到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进入朝堂,他们自己就会帮助陛下更改土地制度。”

“让掌握在世家手里的土地,分发到寻常百姓手里。这也就是我说的,攘外必先安内,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安静!

死一样的安静!

李承兴的几句话,让李二和长孙无忌几人全都是呆滞在了当场。

他们全都是国之重臣,如何能不明白这其中的利弊。

简单地说,他们要从百姓入手,先让百姓们能够成长起来,再以百姓对抗世家。

等到皇权脱离世家的掌控,再以百姓治国。

此乃当下最好的的方法,以民治民,生生不息!

特别是李二,这时候他心里反复的念叨着李承兴说的那句话。

攘外必先安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是啊!

他是大唐的皇帝陛下,凭什么要事事依靠那些世家门阀?

天底下最大的力量,应该是民心才对啊!

他是大唐的皇帝,承的是万民的民心,那数以万万计的百姓汇聚在一起,才能让大唐成为风雨中势如破竹的战船。

想到这,李二的长孙无忌几人,看向李承兴的目光都发生了转变。

没想到,困扰了他们这么多年的问题,竟然被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三言两语之间就解决了。

佩服李承兴的同时,几人心里又有了一丝惭愧。

他们都是大唐的命脉人物,但竟然还没有李承兴和他那位不在朝中的师傅理解的透彻。

想到这,几人都对李承兴的师傅更加向往了。

真是可惜,没有机会一睹那个世外高人的风采了。

但他们哪里知道,其实这些都是李承兴根据后世的见闻,自己总结出来的。

他那个便宜师傅,只是个道士。

真要是让他们知道了这些,恐怕李二他们还指不定要惊成什么样。

“陛下您现在应该明白了。”

“这天底下最强大的力量并不是世家门阀,而是这数以万万计的百姓。”

“这股力量虽然平日里不见光华,甚至能被世家踩进淤泥里。”

“可一旦有人能掌握民心,将百姓汇聚起来,这将是一股能左右天下大局的力量!”

“对此,我师父曾经还留下过一首诗。”

听到这话,李二几人全都连忙定睛看去,期待李承兴能说出些什么。

也就是在这时,李承兴开口了。

“激扬文字照古今!”

“悬梁刺骨夜读人!”

“从来纨绔无伟男!”

“自古将相出寒门!”

“我师留下这首诗,那就用以激发天下寒门士子!寒门,就让他崛起吧!”

轰!

当这首诗一出,李二等人全都是惊为天人!

自古将相出寒门!

“好!好个自古将相出寒门!”

“朕真的是非常惋惜,没有机会见到令师这样的绝世高人了!”

半晌后,几人终于开口。

别的不说,能够想出这样左右天下大势的办法,并且有如此胸襟的人,绝对是个世外高人。

从这首诗里,他们能听出李承兴的那位师傅,怀揣着对天下寒门士子的期待。

想到这,李二心中悄然下了个决定。

既然这个想法是他儿子的师傅提出来的,那么就由他这个父亲来完成吧。

朕要让天下寒门,也能出贵子!

“陛下,臣还要赶去军营做安排。”

“如果没有别的事,请允许臣先行告退一步吧。”

就在这时,李承兴忽然开口了。

该说的他也都说了,只希望李二赶紧放他走。

听到这话,李二几人互相看了一眼,也知道今天最多就只能问出这么多了。

于是,准许李承兴先行告退。

等离开太极殿后,李承兴回过神来才一阵后怕。

真是应了那句话。

撒了一个谎后,就要连续撒无数个谎来弥补。

估计他那个便宜师傅,现在已经成为李二他们心里的神仙中人了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