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明觉和他那位师祖的对话。
李承道这才惊觉,自己居然差点被刘应那死太监误导了!
东大寺的和尚不过是顺水推舟,任由刘应暗害诸子而已。
除了明觉自作主张,整件事倒颇符合佛门的行事风格。
如无必要,绝不脏手。
可真相,自此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刘应既然不介意加入那篇祭文,显然并不在乎李世民的名声如何。
且明觉的师祖又说其背后并非魔相宗主赵德言。
那究竟是谁下令毒杀诸子的?
刘应已经死无对证,看来只好以自己为饵钓出幕后黑手了!
心念既定,李承道轻轻咳嗽了一声。
棺旁的李家父子顿时如遭雷殛,齐齐转身望来。
正好见到李承道的胸口开始起伏。
“承道!你没死?”
李渊和李世民异口同声惊呼。
接着俩父子就扑上来,在李承道身上四处摸索,却不见他醒来。
李世民连忙一把捏住了李承道的手腕,细细把脉。
随后便对李渊沉声道:“脉象尚稳,但似乎经络干枯,真气尽散!应是钩吻之毒所致!”
李渊喜极而泣:“活着就好,活着就好!那点武艺不用也罢!”
额?原身有练过武的吗?
李承道倒是暗暗庆幸自己没有直接醒来。
如今这样正好任他们自己脑补一些细节问题。
至于经络干枯,根本不算什么问题。
根源之法大道至简,视身魂为混沌一体。
凡有灵之物皆能修炼,故而根本不局限于人身经络。
放下李承道的手腕,李世民干脆去其他棺木中一一把脉。
最终在他老子期待的眼神中,遗憾地摇摇头。
李渊虽觉失望,但至少还有个孙儿大难不死。
连忙挥手安排兵士:“快!将承道抬上御辇!”
又回目看向李世民,冷哼一声。
“若是承道再出了什么意外,你便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当个弑父之君罢!”
所以说,这个侄子的安危,关系到自己苦心打造二十年的仁君人设?
李世民神色复杂地看着兵士将李承道抬上御辇。
此时刚好一声清柔的佛号传来,免除了他的尴尬。
“阿弥陀佛,得失从缘,太上皇须知心净则国土静,息心即息灾!”
只见正有一个和尚从殿内走出,肚腹肥隆,白眉过耳,但肤色却幼滑如婴儿。
李渊一直冷冷盯着李世民,道:“李二郎,你听明白了?”
“心若不净则国土不宁!心若不息则灾祸延绵!”
白眉肥僧依旧不等李世民作出反应,继续笑眯眯说道:
“缘从自然,唯佛与裁,太上皇岂能曲解?”
只有我佛才有资格裁定因缘?
用词虽然文雅,意思却嚣张霸道,极其无耻。
李世民终于得了开口的机会,上前拱手。
“见过道信大师,不知移步前来有何见教?”
已被抬至御辇中的李承道挑挑眉。
原来这就是四大圣僧之一的禅宗道信!
体型倒是和他的徒孙明觉一脉相承。
而且单看这百岁老僧的奇特卖相,还真能唬住不少人!
有趣的是,小说中的佛门高手,在外貌上无不出奇制胜。
就没一个正常的!
其中自然也包括修炼慈航剑典而生出的仙化之姿。
一个个倒是颇为懂得佛塑金身,人依皮相之妙。
只见道信虚指了一下御辇,又颔首合十。
“听闻安陆王大难不死,想必是极有佛缘之人。”
“贫僧坐下正缺一关门弟子,不知陛下能否割爱?”
李承道暗想,自己刚一“复活”,这所谓圣僧就出来收徒,是几个意思?
给他那个自作主张的徒孙明觉擦屁股?
在李渊冷冷的目光注视下,李世民额头冒汗。
“这……世民岂敢擅专,此事理当由父皇裁定。”
见李世民终究没敢直接反驳,李渊眼中闪过一抹失望。
终于又忍不住脾气,喝道:“道信!朕的孙儿还轮不到你来做主!”
“缘至弗迎,业必相牵……”
李渊拂袖打断:“你何不把缘字直接刻上面皮,省得如此多费口舌!”
随着李渊拂袖,道信却突然浑身一震,须眉乱颤,缘之妙论就此中断。
然后就在李世民诧异的眼神下,如泥胎木塑般定在那里!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