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暴怒之下的一声大喝。
突然令吵闹的太极殿兀自安静了下来。
无论是那些紧张、又或者悲悯的眼神,全都聚集在了这位年仅三十岁的皇帝身上。
他李世民自登基以来,一向善于纳谏。
鲜有动怒。
更不曾在朝堂之上屠杀过任何一名士大夫。
但今天他不仅怒了,而且还要杀人。
这位年轻的雄主,今日之所为,必将成为他开皇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朝堂之上,空气仿佛凝结。
那几个将头颅靠在立柱边上的士大夫突然颤抖了,他们此刻真正见识到了这位陛下灭突的决心。
“陛下,臣知错了,臣愿意支持陛下以武力灭突。”
突然,一位士大夫凄惨的叫了起来。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更多的人哀嚎起来。
李世民冷喝一声:“晚了!”
随后李世民双手一挥,吩咐十名护甲军这几名以死相逼的士大夫齐齐拖出了宫门。
“陛下,臣知错了……”
宫门外响彻着这几名士大夫哀嚎的哭声。
大殿内群臣木然,无人敢发一言。
那些之前活跃的士大夫们,此刻浑身发抖,哆哆嗦嗦的低着头。
此刻,魏征站了出来。
他扑通跪在了殿前。
“陛下,这几位士大夫杀不得啊,万望陛下绕过他们一命。”
李世民回转过身来。
冷厉的眼神扫向了魏征。
魏征此人乃是他李世民极为看重的重臣。
他敢于纳谏,为人正直。
他替这些士大夫求情,并不是因为他同情他们,他这是为了李世民考虑。
他不想李世民还未开启贞观大治之前,就落下一个坑杀士大夫的名声。
但或许是为了大局出发,这才站了出来。
但他魏征却忘了一件事。
盛怒之下,必有回响。
他李世民既然已经将火发出去了,那就绝对没有再收回来的可能了。
他一旦绕过了这几名士大夫,那就等同于是向其他所有的士大夫低头了。
如此往后,他李世民何以驾驭百官。
这群士大夫日后岂非更难降服。
也许从前李世民会考虑魏征的建议,但此刻……
对不起,即便是你魏征以死相劝,也不能阻我李世民今日之举。
这就是皇威,没有道理,只有我李世民一个人说了算的皇威。
想到这里,李世民猛地从桌台之上抄起一个砚台,狠狠砸向了魏征。
魏征脑袋被砸了一个小窟窿,鲜血直流。
“魏征,朕告诉你,旁人若是劝朕,朕还不会如此生气,但朕没想到,今日之事,你竟然也来劝朕。”
“朕告诉你,今日之事,朕绝不后悔,灭突之事,绝无商量可言。”
说完这话,李世民又将狠厉的眼神投递到那些主和的士大夫身上。
“还有你们,别以为朕会向你们低头,朕告诉你们,你们可以有不同的想法,朕允许你们在这大殿之上说出自己的想法。”
“但朕同样告诉你们,不要痴心妄想着通过你们所谓的志向、不拍死的精神来要挟朕,逼迫朕遵从你们的建议。”
“这大唐,终究是朕说了算,这江山,终究是掌握在朕的手里。”
“朕绝不做那夜天子。”
“从今往后,朕不想再听到和亲赔款四字,如还有人在朕耳边说起这四字,犹如此箭。”
话音刚落。
所有朝臣看向李世民,只见他从桌台之上拿起一只利箭,猛然折成两段。
那利箭掉落地上,响起一阵铿然声。
仿佛一声警钟敲击在朝堂每个人的心中。
“退朝!”
李世民一声大喝,离开了太极殿。
那些主和的文臣士大夫看着他雄壮的身影。
轻轻叹气,所有人都觉察到了,这位大唐雄主自今日起将会开启他雄伟壮阔的为君生涯。
而那些主战的武将们,双拳紧握,双目通红。
因为他们今日终于见识到了这位大唐雄主该有的风姿。
“不和亲不赔款”这六个字从今天开始将贯穿整个灭突过程。
……
池南殿外。
已经结束早朝半个时辰的李世民,站在细雨中轻轻摇了摇头。
“苏昊,是你给了朕这颗雄心啊!”
……
【求鲜花评价啊,好惨的数据啊!】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