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比肩曹植,称得上是对一个诗人,最高的评价。
“母妃言重了,儿臣不敢当。”
罗昭拱手谦辞。
“行啦,诗我拿到了,就不打扰你读书了。”
杨妃将那篇诗作,小心的揣入怀中,如获至宝一般,起身便要离去。
罗昭起身相送。
杨妃忽又想起什么,回头笑道:“昭儿,你可知你那篇《出塞》,你父皇和我是如何看到的吗?”
“儿臣不知。”罗昭摇了摇头。
“是恪儿特意跟魏王讨要,送往宫中给我们欣赏的。”杨妃淡淡道。
蜀王李恪?
罗昭思绪飞转,揣摩着杨妃这番话的意思。
杨妃则轻声叮嘱道:“恪儿能文能武,倒与你有几分相似,只是远不及你而已,有空的话,多去蜀王府走走,替母妃教教他吧。”
罗昭这下明白了。
杨妃这是在替李恪,有意的拉近与他的关系,想要笼络于他。
“母妃过奖了,儿臣可没资格教蜀王殿下。”
罗昭既没答应,也没有拒绝,回答模凌两可。
杨妃也不好把话说的太开,笑了一笑后,便走了出去。
此时的李丽质,还沉浸在罗昭的诗中,等到杨妃走到院中时,她想躲已不及。
“母妃不留下来吃顿饭吗?”
李丽质按定心神,故作淡然从容。
杨妃先是一怔,旋即笑道:“不打扰你们小夫妻了,我赶着回去,要把你这驸马的传世佳作,与你父皇共赏。”
李丽质也不挽留,一路将她送到了府外。
临行前,杨妃叮咛道:“丽质,昭儿他家世虽算不上世代公卿显贵,但他才华气度,却是世所罕见,这样的好男儿不多见,你要好好的珍惜才是是,切记。”
杨妃如此盛赞罗昭,李丽质心下暗暗自豪。
她便福身一礼,低低道:“多谢母妃教诲,儿臣铭记。”
杨妃方才点点头,上了车驾,还往皇宫。
目送杨妃离去,想着她适才的话,李丽质不禁抿口浅笑,秀眉间闪烁着几分幸福。
她回到书房外时,罗昭已经重新埋首书卷之中,依旧是那副书痴的样子。
李丽质倚在门口,凝望着少年刻苦读书的样子,竟瞧着有几分痴了。
身出将门,武艺非凡,文才绝艳,难得还没有沾染半点贵族子弟的纨绔,平素在家中不是练武,便是刻苦读书。
关键是,他还相貌俊美。
这样的好男儿,打着灯笼也找不到,怎就偏偏成了自己的丈夫了呢。
李丽质心下暗暗后悔,责备自己当初眼拙,耍什么公主脾气,逼罗昭退婚就罢了,还说出什么一年之后和离的傻话来。
“你怎么了?”
罗昭注意到了门外的妻子,瞧着她那痴痴失神的样子,不由好奇。
李丽质回过神来,脸畔一红,便道:“我没事,这快到晌午了,也该用午食了。”
罗昭只“哦”了一声,交待道:“让她们把饭送到书房来吧,我就在这里吃了。”
说罢,罗昭回埋头书案,不再与她多说。
虽说两人的关系有所缓和,但罗昭也仅仅对她不再那么冷淡而已,离夫妻无所不谈,相濡以沫还远着。
罗昭的平淡态度,让李丽质心中有所失落。
她便索性走了进去,看着案几上未干的墨研,忽然心中一热,说道:“你都能给母妃写诗,就不能为我也写一首吗?”
罗昭一怔,不禁抬起头来。
看着那张绝丽明艳,颊晕似霞,略显幽怨的脸庞,心中不禁怦然一动。
“只写一首!”
李丽质也顾不上矜持,便抓起墨笔,双手捧在了罗昭眼前,表情竟有几分撒娇。
罗昭本就不是铁石心肠,少年儿郎,面对美妻如此央求,心中岂能不被触动几许柔情。
他便苦笑着摇了摇头,接过了墨笔。
李丽质甚喜,忙是为他铺好宣纸,自己则跪坐在旁边,双手托腮,含情脉脉的凝望着他。
罗昭心无外物,盯着宣纸沉吟了些许,提笔赋诗一首。
他写一句,李丽质便跟着念一句。
“锦瑟无端五十瑟,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首《锦瑟》,转眼间落成。
李丽质表情变化,时而惊叹,时而唏嘘,整个人都沉寝中了这首诗的伤感气氛当中。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只是当时已惘然...”
当她读到最后一句时,竟是情难自己,忍不住潸然泪下。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