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贞明二年(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并称帝。建都城皇城,即上京。大会群臣、属部,称大圣大明天皇帝。援引汉人文法,强化了皇权统治。大批降人、俘虏的迁入使辽的实力渐趋雄厚,在长城以北草原上出现了农田、村落、城廓、矿冶、作坊以及寺院,道观与孔庙。天雄寺便是其中之一。
耶律阿保机本着中央集权的统兵原则,取消兴兵合议的旧习俗,设立北枢密院统管契丹兵马,组建直接听命于自己的宫帐军。重视网罗中原人才,重用汉族谋臣战将。强调严格治军,赏罚分明。在作战指导上强调避实击虚,舍城邑而过,靠骑兵袭扰获胜;先击破弱小之敌,次第解决对方,避免两线作战;依据本民族昔日与野兽搏斗的方法制定骑兵两翼包抄战术,并注意吸取中原的火攻、穴地攻城诸法。
耶律阿保机越来越倚重汉人,也就更明白网络人才的重要性。耶律阿保机见天雄寺已经建好,便颁下昭令,向中原遍撒英雄贴,于神册三年辽上京皇城东南天雄寺,天下英雄会,以展文武才略,文胜者为参议,武胜者为将军!
话说李宗石去了巫山已有些时日,苏若兰不见李宗石回还,心甚牵挂,虽然她平日里用诸子,佛经之类排遣韶光,怎奈思念之深,实是无法敷衍。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苏若兰心中繁乱,她推开案上古书典籍,不由自主地吟道:“月沉沉,人悄悄,一炷后庭香袅。风流帝子不归来,满地禁花慵扫。”
忽听门外有人对吟道:“离恨多,相见少,何处醉迷三岛?漏清宫树子规啼,愁锁碧窗春晓。”
这首词为花间词人尹鹗所作《满宫花》,这首词虽然抒写寂寞冷清的宫廷生活,却也一样增人愁思。苏若兰思念之切,引此词来排遣愁绪。
苏若兰有些惊怕,怯怯的问:“何方神仙,深夜造访,敢不是李公子回来了?”
外面之人应道:“然也!非也!此李公子非彼李公子!”
苏若兰听得声音不是李宗石,由不得她胆战心惊起来,颤声道:“阁下若是友人,请到前庭歇息,若是过路之人,敬请离开寒舍,留在此处多有不便!”
外面之人道:“若兰姐姐,莫要害怕,我叫李泽兰,也是女儿身。”
苏若兰疑惑不解,外面之人,如何知道自己的姓名?便问道:“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外面之人道:“若兰姐姐,开门叙话,是李宗石李公子让我来的。”
苏若兰闻言暗暗寻思,莫不是李公子出了什么事端?深夜到此,肯定有着重要事儿,不管怎样,也该详细问个明白。苏若兰毫不迟疑打开房门,让李泽兰进入闺房。
李泽兰一进门,苏若兰眼前顿时一亮,怔怔地望着对方,心中便喝彩起来:“好一个俊俏人儿!”但见李泽兰眉似翠羽,肌白如雪,紧身装束,大红披风,手握宝剑,娇笑盈盈。虽是习武之人却豪不鲁莽!
李泽兰见了苏若兰,也是眼睛不停地在她身上上下打量,心中思忖:“好美的姑娘!难怪李公子会念念不忘,就是豪士俊男,也难保不会为之倾倒。文儒而不失大雅,气定神闲而又落落大方,美若天仙而又不自矜,尘世间,怕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美哉!”
二人在心中互相称赞,顿时尬在房中,都不言语。
李泽兰率先回过神来道:“姐姐好美!怪不得来公子对你念念不忘!”
苏若兰一愣,这才意识到有人造访,赶忙应道:“妹妹长得才俊俏,小哥哥他人在哪里?他为什么没有回来?你与他......”
李泽兰道:“姐姐莫急,你的小哥哥完好无缺,还在巫山上呢!我叫李泽兰,公子是我的救命恩人。”
苏若兰听到这里,心中便宽慰了许多,连忙把李泽兰让到床边坐了。
李泽兰将巫山之上的事,断断续续说了个大概,却将自己与李宗石的事隐去不提。苏若兰一心惦记着李宗石,口中不停地念叨着;“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李泽兰笑道:“姐姐放心,李公子能耐大着哩,天底下无人伤得了他。”
苏若兰也笑道:“妹妹本事也不小,夜闯民宅,私入闺房,你若心怀不轨,若兰小命岂不休矣!”
李泽兰咯咯笑出声来,连忙陪礼道:“姐姐休怪,是我为避人耳目故意这样做,不敬之处,还望姐姐多包涵。”
不料两个不曾谋面的年轻貌美的姑娘聚到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那话匣子一但打开,要收住却也不太容易,二人相谈甚恰,直到鸡鸣方休!
再说李宗石在巫山之上,用灵子神功化去巫孟体内蛊毒‘子夜阴阳蛊’,将他背上铁链从琵琶骨中取出,帮巫孟将武功恢复到七八成,把个巫孟直乐得蹦蹦跳跳。巫孟对太乙上人道:“臭老道,你怎么有这么个好徒孙?难怪你摇头晃脑的好自在,原来清福叫你享尽了。”太乙上人笑嗔道:“谁叫你贪心蒙蔽了双眼,一门心思做个歹人,非要做个名副其实的老不死!”巫孟闻言放声大笑:“老不死!好!老不死!我等都做个老不死!这老不死才是人人所求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