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欢喜几家愁,有这么一群人,脸上没有丝毫喜色,甚至眼神都能杀人了。
这群人便是来自五姓七望,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yuan王氏。
这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二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者五姓七家。
这七个家族在天下士族面前都有举重若轻的地位,振臂一呼便是应者云集。
然而前朝开始施行科举制度以来,他们的势力就开始被一点一点蚕食着。
起初影响并不算大,但后来隋炀帝杨广登基后,一系列举措直接剑指五姓七望。
自然遭到了七大家族的极力反抗,加之杨广征讨高句丽铩羽而归,最终落了个国破人亡。
如今李世民上位后,不但没有吸取杨广的教训,反而也对他们动起手来。
科举制度继续存在也就罢了,还纵容手下的秦怀道一而再再而三的影响他们几家的生意。
赵郡李氏的制酒业可是长安第一的,每一样都是最畅销的。
可自从秦怀道的茅台酒面世后,人们对赵郡李氏的各种酒都弃之如敝履。
清河崔氏有十数个马场,每年都会向朝廷提供上千匹战马,仅此一项便获利上万贯。
可秦怀道弄出了什么马蹄铁,朝廷更是下令三年之内不用补充马匹,让崔氏血亏。
五姓七望多多少少都涉足了制盐,不过其中最大的就是范阳卢氏,掌管数个盐田,可以说日进斗金。
而一旦秦怀道用卤盐矿制出精盐,卢氏有没办法把成本降低,只能放弃这块大肥肉,他们怎么会甘心?
这还不算,如今李世民又要搞大唐科学院,专门研究和秦怀道弄出的那一堆东西一样的。
还要建大唐第一小学,不收书本费和学费,这个条件绝对会吸引很多穷苦百姓来报名。
这些人要是在第一小学毕业,进入大唐科学院,在辗转进入朝堂可是会更加容易的。
那样出自五姓七望的官员,在朝中所占的分量就会越来越低,七大家族就会不攻自破,这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所以退朝之后,七大家族便要一起商定对策。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必须找到反击的机会,不然我们几家谁都别想好过,百年之后,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说话的正是官拜谏议大夫的王家家主王珪。
范阳卢氏家主卢彦卿如今是石门令兼东宫学士,是七大家族中受影响最大的,自然脾气就大了起来。
此刻,卢彦卿愤怒的拍着桌子,恶狠狠道:“大不了我们几个家族一同面圣,让陛下收回成命!”
其他人都摇了摇头,这举动并非上策,直接找陛下反而闹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但结果肯定还是不会变得,这大唐科学院和大唐第一小学,不管怎样都是铁定要成了的。
卢彦卿问道:“崔家主有何高见?”
崔家主自然是博陵崔氏的家主崔民干,不过为了避讳李世民的民字,改为了崔干。
作为官场上混迹了二十多年的老油子,崔民干眼珠子一转,便是有了主意。
崔民干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各位家主若是听我,便按照我的吩咐去做。”
博陵崔氏作为第一世家,在他们心中还是极有地位的。
闻言分分点头,表示同意。
“陛下如此重视这大唐科学院和大唐第一小学,我们便不能阻挠,全力支持。”
此言一出,尽皆哗然。
“不是吧,不反对也就算了,怎么还能全力支持呢?”
“难道崔家主妥协了吗?那日后迎来的必然会是得寸进尺啊……”
“若是全力支持,我范阳卢氏第一个不答应。”
“……”
“各位稍安勿躁,切听我说完。”
“陛下要建立第一小学,免除书本费和学费,这些费用都是朝廷承担,学费上我们做不了手脚,但书本费呢?”
“各位家中都涉及到了造纸,印刷,售卖书籍等,这些上我们是占优势的。”
“比如咱们七家统一提高价格,我也打听过了,如今国库中已不足十万贯,哪里能支撑的住大唐第一小学的消耗?”
崔民干的话让众人眼前一亮,对啊,这计策甚妙。
表面上支持李世民,背地里将价格抬高,兵不血刃的拖垮国库。
没有了国库资金的支持,第一小学自然难以为继,要不了多久就会倒闭,还会让李世民失了民心。
一旦失去民心,以后再想创办第一小学,也不会有多少人相信了。
七大家族就可以稳坐钓鱼台,无论怎么看,都不会亏。
众家主纷纷夸赞起来,告辞回到家中后,命令家族所属的造纸,印刷,书籍等一切与学校有关的东西,通通上涨十倍。
下人们虽然不明所以,但家主有令,也只得照做。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