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至第六天,再度收到消息,这次是紧急军情,数量不明的蛮军出现在霄池城西南三百里地,算上消息传递的时间,蛮军眼下应该已是抵达霄池,并开始攻城。
一丝不祥的预感,在此刻浮上众人心头。
城下决战,不胜则败,输人事小,输城事大,自古都是兵家之大禁忌,情势到此变得刻不容缓。
曹驰正紧急召开军机会,商议城下决战部署。二十万骑兵显然是不能进城的,进了城便是死路。城下决战,如何结阵考验着各军统帅。
由于联军战线拉的太长,兵力再多,也无法短时内集中优势兵力于一座城池,同时座城池兵力单薄,蛮军远道跋涉几千里而来,毫无丢城失地压力,可以毫无顾忌的集中优势兵力攻打联军任何一座城池。
金雪狄攻城往往一反常态,不同于诸侯国联军四面围城,分主攻、助攻,四面同时攻城。
金雪狄攻城因城而异,攻打霄池这等围长六十里以上,城墙顶面宽五丈以上的主城,金雪狄从来不是四面围攻,而是四面围城,只攻一面,或是对面攻。
很显然,霄池守军只有十万,围长却有四五十里,哪怕是集中守军于在一面城墙,也难以坚守住十多里长的城墙,平均每一步之内至少需要一个三人组,一个掩护组,一个后备组。强攻之下,一面十多里的城墙将牵制四五万人,更何况其他三面城墙。
如攻打了东门,蛮军攻城往往集中军团所有战械、飞鹰兽、猛犸象集中轰击一面城墙,制造巨大压力和恐惧,但不会同时攻打南门和北门,而是在东门攻杀之欲死不能之际,突然攻打西门。
因西门在东门对面,无论骑兵还是步兵,即便是直线增援,都要走十多里,增援极为迟缓。
每天只需要往复调动联军几次大跨度奔波,数天后体能和意志便会奔溃。
因此巨型城墙虽然宏伟,但如果守军兵力不足,反会成为自己的死穴。
当然,联军并非一无是处,由于南境极度缺乏木料,只要采用火攻,大量破坏蛮军攻城器械,使之无法登上城墙,要从城墙攻入城中,几乎是没有可能的,最大的弱点仍是城门,这是蛮军最为致命的硬伤,也是蛮军集中优质资源攻打一门的重要原因。
再多的畜力,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千里迢迢运输攻城战具和木料,联军往往只要顶住了最初十几日的强攻,火攻毁伤其登城战械,围城很快转入包围相持阶段。
军机会散帐后,百里燕返回军中,众将为上前来,卢皋先问:
“将军,御帅怎么说,准备如何破敌。”
“集中兵力突破蛮军南侧、西侧之围城兵力,将其向北,或是向东驱赶。”
“这是要把蛮军困死在我军腹地。”
司空南一语中的,百里燕点了点头:
“蛮军由南向北绕过徐途,其补给线路远离其后方,只要能将其向北、向东驱赶,切断其粮道,此战可大获全胜。”
“如此说,蛮军兵力定不在少数。”司空南道。
“嗯,御帅如此部署,亦是担心蛮军兵力过多,我军难以将其重创或是歼灭,故将其驱赶至联军腹地,可将蛮军困死。但是本将总觉此事蹊跷,蛮军千里迢迢绕过徐途城,倘若不能攻下霄池城,将进退两难前功尽弃,如果他们攻下了,就是必要分兵从背后围攻徐途,绝无继续拉长战线去攻明州。如此一来,我若是从明州、月城、天南三地驰援,蛮军胜算并不大。”
“那会否是围点打援呐!”
苏洪猜测道,卢皋摸着大胡摇了摇头:
“不太像,眼下大雪封路,步军调动极为困难,故而我军只能是骑兵驰援,而且必是全力出击。蛮军估算我军驰援兵力,至少也不会低于十万人马,甚至高估。
如此蛮军至少也要调集十万骑兵在半路伏击我军,且无重创我军的胜算。倘若如此,蛮军既要坚守霄池,防止明州骑兵南下,又要分去攻徐途,还要前来劫杀我军,其战力至少十五万精锐骑兵,二十万步军才够。
这样算起来,蛮军此行所携后勤辎重所需耗费独角马、驮马,数量恐怕不少于五十万,如此庞大,尚且不算徐途、天南、笃晖正面之敌所需糜费之畜力,这将是何等惊人的糜费,因而蛮军围点打援之法难以奏效。”
“卢皋所说不错没错“百里燕肯定了卢皋,遂即又说:”但本将担心的恰恰正是蛮军此番围攻霄池的兵力。三十五万人,已经是劳师远征所能供应的极限,即便是中原各诸侯国,一条战线三十五万大军远征,已经是万分之困难,所需糜费民夫达百万之众,驴马十数万计。
但蛮军毕竟有独角马,本将担心,御帅心中估计的兵力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