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45章 上路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赵、陈、燕虽是卫国下邦,但早因卤野之战接下死仇,与卫国合兵,无疑是去替卫国送死,更何况霄池、徐途都是卫国城池,三国得不到半点好处。

    相反,晋国在歧国驻兵,虽说是盘剥了歧国经济,但好晋国在东海,远隔万里重洋,一旦国力不振,撤兵是早晚的事。正好可以借以打击卫国气焰。如此赵、陈、燕三国与晋国合兵,王彦飞多少得照顾三国的心态,不敢怎么样。

    如此一来,曹驰正通过先发打头阵,先是摆平了咸军、岐军,拒止了晋、卫野心,而后令赵、陈、燕、晋合兵,孤立了卫国,又得四国配合。

    志国作为中原霸主,前番九月打了一次头阵,于情于理没有再打头阵的道理,退居二线与卫国合兵,两国同为内陆大国,均没有出海口,也无边界接壤,目前而言,几乎不存在地缘政治冲突,如此又平衡了志国关切,沈毕如果不识相,那就成了孤家寡人。

    曹驰正又一次成功的说服各军出兵西进,去留问题很快成第二个争论焦点。

    天南城经九月一战,内现有联军二十五六万,近一半是骑兵,但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西海五国,卫国是恶意放水,派出杂骑。

    赵、陈、歧、燕因卫国常年封锁,此来千岳山骑兵也非主力,都是中原内地极下等的战马,与驮马几乎无异。比之金雪狄动则几十万的高头大马,简直天壤之别。

    骑兵尽数出空之后,天南城守军仅有十四万人,城内青壮民军三四万人,尽管金雪狄只能攻打南门,但也难说万无一失,各军主将的去留问题,严重制约各军协调统一,尤其是卫、志、晋三国。

    最终是王彦飞、公良文率军出城,沈毕留守天南关。杜振代沈毕领卫国骑兵西进,陶敛替公良文掌天南关志军步军,刘晃、林祁替王彦飞留守。

    会议散去,歧将纪尧追上前来:

    “魏贤将军,呵呵……”

    见纪尧一脸谄媚,百里燕{既魏贤}故作和气说:

    “原是纪将军,不知有何指教啊?”

    “不敢,魏将军少年英雄名震中原,纪某岂敢妄谈指教二字。只是此番你我两军合兵,我岐军战力羸弱,还望魏将军念及母国,能与我军戮力同心共御蛮军。”

    “呵呵……”百里燕高深莫测一笑,好像是答应了,又好像什么也没表态,而后话锋一转:“岐王可好。”

    纪尧先是一愣,心里早知道百里燕早就铁了心,不打算为歧国效力,此话多半也是客套。

    “我王一切都好,魏将军若来日有幸驾临歧国,我王定会厚礼相待。”

    “呵呵,或许吧。魏某先告辞了,明日北门相见。”

    “魏将军慢走。”

    纪尧倒也恭顺,毕恭毕敬送百里燕离开军政治所。

    比之百里燕,纪尧仅是镇南大将军,拜大夫,远比百里燕拜上大夫,领南征大将军一职,兼咸国大司马使、治粟内史要逊色得多,战绩更是不如。纪尧此时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能保存岐军实力,显然不能论资排辈强压百里燕。

    回到驻地,南征军所有都统以上军职将官悉数齐聚地下掩体,部署分兵后的作战任务。

    “此番各诸侯军不计驮马、挽马,所有骑兵尽数出动,卢皋、司空南、白合、苏洪,也包括鲁成斥候营在内,尽数随我出城。蒋杰领后勤、伤营留守天南关,步军暂由右都督许扞代行大都督之职,陆肇、江湛、吴登你等不得违令。”

    “末将遵命。”众人异口同声道。

    许扞性格沉稳较为保守,平时说话也不多,不易冲动过激,跟随姜蓉多年,里外家事处里的极为圆滑,由他暂领步军,能让人放心。

    陆肇除了操练弓手和体能较为突出外,其他能力较为一般,是个中等将才,却不是帅才,大都督一职基本上是他军人职业生涯的极限。百里燕甚至考虑,日后组建预备役,将他调入预备役,出任二线大都督,长期负责整备和训战,可能要比统兵作战更适合。

    咸军此来随行战马一万四千匹,一千五百匹作为备马,另有驮马、挽马四千余匹。对于骑兵而言,仅有一千五百匹的备用马匹,实在不能算得上是宽裕。

    大兵团骑兵作战,绝非此前邵平小打小闹的小聪明。数万乃、十数万,乃至数十万骑兵激烈厮杀,马匹的损失会比人高。人伤了还能救,马伤了,即便存活,基本上终身无法再次作为战马使用,故而战马的资源量决定了骑兵。

    咸国本不产好马,当年向梁国借来的上等战马,去年尽数还给了安泰侯,此番出征的战马,集中了是咸国所有好马,打光了,根本没有补充,更没钱买马,百里燕眼下实实在在就是个穷光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