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回 幽云变风雨欲来 寒人心义士..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八节

御史中丞秦桧原本在一边听着双方的争辩,看着那个笨到家了的笨蛋直摇头,心说就算幽云之人真的不值得相信,朝廷也不可就这么公开的说啊!这个笨家伙,给人玩死了还不知道,这下他的名声可是彻底完蛋了,却没想到虞允文连秦桧自己都给随口带上了。

“朝廷从来都是视幽云之人为赤子,与南方宋人一体对待,并无差别。再说,若幽云之人不可信,朝廷又怎会接受张觉内附?这位相公之话太过了,以后不可如此。”秦桧一边在心里佩服这位虞大人的口才,一边开口解释,顺便还帮了那个笨蛋一把,大家不过是在口舌上争论一下,用不着搞出什么不可收拾之事来:“大宋地域广阔,差别甚大,过去亦常有京师人等看不起外省之人的、也有这省人看不起那省人的,不过是些愚民之为而已。诸位相公既是学子,就应明辨事理,如何做这种蠢事?!”

“多谢秦大人的解说。”虞允文向秦桧略一拱手表示感谢,心里明白,这位秦大人升官速度不慢,看来不仅仅是因为有个郑相相助,自身也很是圆滑,这番话端的是滴水不漏,轻易把不奉朝廷律令的罪名化于无形,两面讨好。

“不知大人名姓?所居何官?”秦桧对这位口锋锐利的虞大人很是欣赏,这才是能者风范,将他人玩于掌上而不自知,实在是高手,故拱手行礼、主动探问,意欲结交。

“下官虞允文,字彬甫,现为中书舍人。”虞允文拱手还礼,淡淡的回答。

哪知对面的秦桧听了之后,立刻起身走到他们桌子跟前,恭恭敬敬深施一礼,正色道:“原来是朝廷明令嘉奖的收复幽云功臣虞允文大人,下官失敬了。今日能够相见,足慰平生,不知下官能否请大人到时一聚?”

虞允文见秦桧客气非常,当然也马上起身还礼:“秦大人客气了,既然您有此好意,下官自当从命。”

“既然如此,反正今日左右无事,我们找个地方自去饮酒聊天如何?”秦桧马上进一步相邀。

“这……恭敬不如从命,秦大人请。”虞允文实在不明白这秦桧因何如此客气,要说是因为自己曾受过明令嘉奖,他才不信呢。

虞允文到大宋任职不久,与外人甚少交往,当然想不到其中的原由。

秦桧如此热情,一个是因为虞允文崛起甚快,又甚得大宋名臣李纲的信任和爱护,将来未必不能位列中枢,现在做个感情投资也无妨;第二却是因为虞允文与清义道长交好,这样的事在朝廷中是瞒不过有心人的,就是不想通过虞允文与清义道长结交的,和他打好关系,至少可以保证万一有事,清义道长自会手下留情,不过是做官人的小心;三嘛,才是因为欣赏虞允文的才干,与俊杰之士交往,也是文人的禀性。

虞允文这边四人,再加上秦桧同行的一个朋友一起离开了流香园。张行华等人现在对虞允文是佩服之至,一路上对他夸赞不已。

刚刚走出门口,就听见后面有人喊道:“虞大人,请留步”

大家一愣,转身看去,原来就是刚刚虞允文帮过的那名幽云少年,他走上前来深施一礼:“多谢虞大人相助之恩,学生特来致谢。”

“不必客气,我也是幽云汉人,同乡之间理当相助,不过是举‘口’之劳而已。”虞允文客气的回了一礼,笑着回答。

同行之人顿时失笑,这虞允文不仅词锋锐利无比,还如此的诙谐幽默,真是个有意思的人。

“在下张义,泰宁军节度使张觉之子。”那位少年起头便做了个自我介绍。

大家一愣,这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这边儿还正在讨论张觉内附之事,他的儿子就站在跟前了。

虞允文顿时明白,只怕这位张公子并不仅仅是来致谢的,也应该有其他目的:“张公子,还有什么事吗?”

“我初来宋地,人生地不熟,如今能见到同乡,欣喜异常。想与大人结交,不知大人可否答应?”张义眼露渴望之色,自他南来之后,因大宋朝野对张觉内附之事争议颇大,他也只好在驿馆中闷坐。虽然现在朝廷已经做了决定,但宋人对幽云人的歧视,也使得他无法与人交往,早就快被憋死了。如今难得有机会遇上同乡,还是一位才智之士,当然顿起结交之心。

“既是同乡,相交当然可以,只是今天……”虞允文转头看了看一边的秦桧诸人,自己反正是个闲官,与张觉家人交往应该不会引起什么麻烦,但秦桧二人皆为在职官员,只怕会有所顾虑。

秦桧天生一个玲珑心,如何不知道虞允文担心的是什么,但他倒也不怕,张觉内附已成定局,多结交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敌人,谁知将来张觉能做到什么地位:“张公子既然是虞大人同乡,大家一起聚聚便是,请公子同行如何?”

“多谢了。”张义向诸人作了环揖,大家一起找地方谈心去也。

大金很快得到了平州叛乱的消息,朝野震惊,失去了平州,大金也就失去了南下的通道,如何不着急上火。

此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已经去世一年多,新继位的金太宗吴乞买(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