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山河锦绣 第二章 求官位两不落空
自和珅转生以来,凡事都以国家为重,从未有半点私心。 从当年出洋周游各国,随后在上海首建制造局,到后来的练团,初创新军,总督两江,大力发展新式工业,协助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剿灭太平天国,再到现在的洋务革新……这一切,无不有着和珅的影子。
可是,和珅虽然位高权重,却未握有半点兵权。 这不仅与他不擅兵事有关,还因为和珅深懂得为官之道,避免朝廷猜疑,故意而为。 与他的那几个好友相比起来,和珅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既能影响军界首脑,但又无实际指挥权利的人物,也正是出于这一点,从咸丰到现在的慈禧,一直对他信任有嘉的主要原因。
和珅对此也常常自赞,吃过前世苦头的他可不想再惹出功高盖主的祸事。 可现在却不相同,安德海的死让他知道了一个从未得知的秘密,也正因为这个秘密,和珅明白,因为同治的原因,他将来很可能有一天会和慈禧产生生一场死攸关的冲突。
政治斗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虽说曾国藩、左宗棠等人与他关系密切,借他们之手控制军权并不太难。 不过,和珅作为他们的多年好友,也清楚一旦发生宫廷内乱,这些封疆大吏大多都只会袖手旁观,独善其身。
这是无奈的结果,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这是皇家私事,外臣无法干预。 如果和珅处于他们的角度,当然也会这么做,况且,这秘密更不能告知天下,也不能拿来作为逼迫他们地手段。 所以,和珅经过长久考虑了,决定先从刘铭传处着手。 慢慢收拢部分兵权,以作为万不得已时的后盾。
刘铭传现是南洋大臣。 手握南洋海上重兵,他虽然是左宗棠的大将,但却是和珅一手提拔起来的人物,对其有大恩在,从他下手,和珅有着十足的把握。
果然不出所料,当和珅借着海军事务把在京的刘铭传邀来后。 几句旁敲侧击之下,刘铭传当即表示以后为和珅马首是瞻,赴汤蹈火万所不辞!这一下,和珅为此心定了许多,表面上只是对刘铭传多加鼓励,赞扬几句,实际却暗中认可了对方的忠心,同时借着手中权利。 开始绕开兵部、军机处,直接遥控南洋舰队。
光一个南洋舰队远远不够,两大舰队中北洋舰队地实力要高出南洋舰队一大截,而且从朝廷建海军的重心来看,和珅也不可能擅自以南洋舰队为主,使得南洋舰队地装备大大接近。 并超越防守京津之地的北洋舰队。
另外,南洋舰队的驻防离京城也太远了些,俗话说远水救不了近火,一旦事发,刘铭传就是调遣舰队的时间也来不及,更别说用它来控制直隶周边海防,引为强援了。
所以,从重要性和驻防范围来看,控制住北洋舰队远比南洋舰队来得强。 可是,要控制住北洋舰队却不是这么容易的事。 如今北洋大臣可是曾国藩的亲信爱将。 原长江水师统帅彭玉鳞,和珅要想从他手上夺过北洋舰队的控制权。 谈何容易。
可巧地是,正当和珅为北洋舰队的事烦恼的时候,一向身体尚可的彭玉鳞,由于一时大意受了些风寒,再加上战场遗留的旧疾复发,突然一病不起,虽然请了不少名医诊治,可依旧无力回天,才仅仅一个多月,这位功勋卓越的北洋大臣就带着无限的遗憾,撒手西去了。
彭玉鳞一死,北洋大臣的位置就空了出来,国家不可一日无君,三军不可一日无帅,对彭玉鳞死后地职位由谁来担任,朝中上下顿时为此激烈地争论起来。
北洋舰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远东第一舰队的稚型,北洋大臣更是位高权重,威风八面。 这个仅次于左宗棠的兵部尚书、陆军统帅的职务,朝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看着眼红,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登上这个炙手可热的帅位到处奔走,拉关系,说人情,为地就是想登上此位。
除去这些官迷心窍,做着升官白日梦的家伙们,朝中对北洋大臣一职的人选倒也有不少。 其中既有王公皇亲,也有身经百战的老将,更有各派各势力的代表人,在这些人中,以北洋舰队提督麟桂、陆军副统帅曾国荃、李鸿章、南洋大臣刘铭传等人为主,各显神通,为此追逐。
麟桂是舰队提督,北洋海军中的第二号人物,彭玉鳞一死,以他接任北洋大臣是最顺理成章的事。 不过,麟桂的威望不够,在朝中根基尚浅,要想顺利接替,恐怕难度颇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