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八十五章 山东巡抚丁宝桢
难得有机会离京,又是下江南采办宫中用物,安德海就如飞出了笼子的鸟儿,越发招摇起来。
他像总督出游似的,带了89口大木箱子、十几抬轿子,还有他的二叔安邦杰、管家黄石魁、老婆马小玉、小妾及丫环、老妈子、家丁,一共四五十人,每辆马车的两侧还各有一个手执长戟的护卫跟着,威风凛凛。
安德海坐在最大的八抬大轿中,随行装车的大木箱子里装着在宫中通过各种渠道搜刮而来的珠宝珍奇、古玩字画,浩浩荡荡一路到了通州。 下江南,最便利的是水路,即沿大运河,一路经天津、青县、泰安、德州等地,直抵苏杭。 到了通州,安德海上了两艘特制的大太平船,改旱路为水路,第一站便是天津。
这两艘大太平船,做得十分考究,雕梁画栋,船体宏大。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船上高悬的几面别致的旗帜。 一面是“奉旨钦差”,一面是“采办龙袍”,中间悬着一面“三足乌旗”。 这几个大字在初晴的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分外刺眼。 船的两侧还插着许多小旌旗,有的描龙,有的画凤,五光十色,绚丽极了。
这路上,安德海当然也没忘记骚乱地方,他经过的城镇犹如旋风刮过一般,连地皮就薄了几分。 到天津地界时,他随身的89口大木箱已经变成了127口,瞧这架势,估计到江南时更会多出不少。
志得意满的安德海坐在船中。 翘起二郎腿,在老婆(对食)和管家地陪同下,边品着下面孝敬的贡茶,边欣赏着他特意从京里带出来的戏班子唱戏。 咿咿呀呀的曲调中,安德海觉得这次出来的确不虚此行,既发了财,又显了威风。 人生能有如此,还有何求呢?
顺水南下。 安德海的船很快就出了直隶地界,抵达山东境内。 而此时,远在京城的和珅早已做好了准备,带着同治从慈安那里讨来地懿旨悄悄离京,秘密地到了济南。
山东巡抚不是别人,正是和珅的故交好友丁宝桢,丁宝桢是曾国藩地门生。 与和珅常有来往,关系一直不错。
虽说丁宝桢是曾国藩一手提拔起来的,但丁宝桢的性格和为人却与他这位老师有着截然不同。 丁宝桢此人生性廉洁刚烈,眼中向来掺不住半点沙子,素以严勇有威著称。 而且,丁宝桢和恭亲王奕訢私交甚好,当年安德海使坏,让奕訢丢了议政王的头衔。 在朝中权威一落千丈,让性格刚烈的丁宝桢听闻此事后当即拍案大骂安德海。
去年,丁宝桢上京述职,在京中酒楼巧遇安德海时,更是对此事耿耿于怀,借着酒指桑骂槐。 拐着弯把安德海当场给教训了一通,使得他在大臣面前丢了个好大脸面,气得回到宫里把心爱的茶盏都给砸了。
要说当今能有哪个大臣敢这么对待安德海的,只有这个丁宝桢了。 而且丁宝桢身为封疆,剿灭长毛时又素有功劳在,安德海虽然恨丁宝桢,可也拿他毫无办法,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于中堂,您怎么突然来了?”和珅是秘密出京,一路上青衣小轿。 直到巡抚衙门时才递出自己名刺。 丁宝桢看了名刺后大吃一惊。 连忙亲自迎出,借着月光往门外一看。 站在那里地不正是和珅么?
“稚璜兄……。 ”和珅拱拱手,向他使了个眼色,丁宝桢虽然不明白他突然来访的目的,但也连忙会意屏退左右,把和珅迎了进去。
“稚璜兄,此次我前来是有一件大事要办,还请稚璜兄多多相助才是……。 ”进了内堂,和珅也不多客套,直截了当地说道。
丁宝桢两眼炯炯有神地望着和珅,却不接话,只等着和珅把下面的来意说出来。
“稚璜兄,这有两封信,请你先阅看。 ”和珅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两封信来。
丁宝桢接过信一愣,只见其中第一封信上的字迹非常熟悉,一瞧就知道是恭亲王奕訢的,而另一封信上却无任何字书,也不知道里面写着什么。
疑惑地向和珅瞧了一眼,丁宝桢微一沉咛,就先拆开了奕訢的那封信。 奕訢在信中写的非常简单,先是问候了丁宝桢几句,就提到如今变革地艰难,对这些年大家所付出的努力和成绩大为感慨了一下。 随后,笔锋一转,写到了安德海身上,着实把安德海臭骂了一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