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十二章 兵端起再离京城
左宗棠兵败常州,这消息没能瞒过多久,半个月后就传到了京城。 朝廷上下自僧格林沁在天津南大破石达开,形势一片大好,正打算趁势三面夹击,一举破敌的喜气被此事给冲得一干二净。 满朝都是弹劾左宗棠丧师辱国、贻误战机的折子,更有些人借此大举发挥,要求咸丰杀左宗棠问罪。
幸好和珅接到辜鸿铭的传讯后,先一步通过兰贵妃之手,给咸丰上了一道密折,详细说明了左宗棠兵败的原因,已及英国人在其中的作用。 接到密折后,咸丰虽然对此事大为恼怒,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让和珅以总理衙门之名迅速与各国交涉,并让军机处发文训斥左宗棠,让他戴罪立功,这才使此事渐渐平息下来。
同时,有英国人撑腰的天平天国战斗力锐升,中原战局的天平再次倾斜,整个局面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辜鸿铭回上海后,立即执行和珅所交代的三件要事,积极收集证据,并召集在华各公使召开了记者招待会。 没想到,包令在大量事实面前拒不承认,当即恼羞成怒,暴跳如雷。 会后,他立即以外交途径,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照会,抗议中国的“卑鄙无耻的诬蔑”,更赤luo裸地提出以武力威胁的恐吓。
包令的所作所为,不仅是他一个人的行为,更是得到了整个英国政府的默许。 辜鸿铭在欧洲各报发表的文章,虽然引起了很多人注视。 却因为英国人在政治利益上地驱使和贪婪,最终没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在国际上丢了面子的英国人,不顾欧洲战火已起,居然从印度抽调了二千士兵,搭载五艘军舰向广州驶来,企图用武力来挽回脸面。
消息传来,满朝皆惊。 咸丰顿时慌了手脚,几日商谈后。 居然一意孤行,并下达了一条荒唐的圣意。
“此次已开兵衅,不胜固属可忧,亦伤国体;胜则该夷必来报复,……当此中原未靖,岂可沿海再起风波……以朕看,还是着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与英夷议和为上。 ”
“皇上。 此事万不能如此而决,英夷向来贪得无厌,不战而和,定会得寸进尺!”
肃顺连忙在一旁劝止,和珅、奕訢、倭仁等在此事上意见一致,都要求让咸丰力促两广总督叶名琛加急备战,以御敌广州海外。
“诸位爱卿,朕何不知英夷如狼似虎?但如今内外交困。 长毛未灭,需集中军力镇压各省之乱。 多年战乱,国库空虚,军饷难筹。 英夷此次只不过是找借口向朝廷提出更多要求而已,尚不至于危及社稷。 两难之下取其轻,暂且答应英夷所求。 等长毛灭后再缓缓图之。 ”
咸丰是一脸的无奈,忧心忡忡。
“皇上万万不可!我朝乃是天朝上国,未战就向夷人认输交涉,实是有失我天朝威仪。 以奴才之见,此仗就算是输也得打一打,断然不能丢了朝廷的脸面!”倭仁不甘心的磕头权道,并要求咸丰把自己派去广州,以文弱之身以抗英**队。
“爱卿年事已高,又从未经历兵马,朕如何能把你送去虎狼之地?爱卿之意朕心里清楚。 但眼下战也是败。 不战也是败,又何必多此一举?还不如保全实力。 以图往后。 ”
“皇上!不战而败,这天下人将如何看待我大清,又将如何看待皇上啊!”倭仁痛哭流涕道:“广州乃两广重地,有虎门各炮台把守,固若金汤。 当年林公经营广州,英夷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未攻下,而今英夷只有区区两千兵马,只要叶名琛牢守广州城,勤勉以尽王事,定能击退敌兵!”
和珅也在一旁劝止道:“皇上,倭大人说地对,此次英夷无端出兵,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反感,有消息从上海传来,英夷本想照会法、美、俄三国,建议联合出兵,但被各国拒绝,此为师出无名,必会失败!加上如今欧洲战火已起,英夷在远东抽调不出更多兵力,想以这区区两千人想打下防守严密地广州,实在是困难得很,就算攻下也必然无法防守,最终也会徒劳而退。 ”
和珅话音刚落,恭亲王奕訢立即证实了和珅的话,也提议战为上策。
瞧着各位重臣异口同声督促自己开战,咸丰不由得犹豫不决。 从心底里来讲,他实在是想教训一下这些洋人,以报当年道光皇帝兵败割地之仇。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