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六章 殿前论皆说有理
朝会之上,倭仁首先发难,紧随其次的是被和珅骂为蠢才王八蛋的谭廷襄等人。
“于景和倚仗圣眷,私改祖制,扰乱朝政,以礼部改制为由并吞理藩院为实,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其心可诛!”
倭仁白须飘飘,傲立朝堂之上,怒目圆睁,慷慨激昂,还真有那么一身正气之风。
“臣等附议倭大人之言,于景和如此所为有把持朝政之野心,还请皇上明察!”
“请皇上明察……!”
清流一派以倭仁为首的几人争先恐后,借题发挥,以此事为由往和珅身上乱泼脏水,什么话危言耸听就说什么,一顶顶大帽子扣上来,瞧着架势仿佛要置之和珅死地不可。
杜翰几人在一旁煽风点火,指责和珅的不是,不过他们可比倭仁几个聪明多了,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只紧扣着祖制一条死死不放。
看着这几人上窜下跳,和珅非但不动怒,反而笑了起来。 倭仁地位虽高,却未有什么实权,而且他对人情世故并不精通,说的这些话也未免过火了些。 批驳他私改祖制还能牵连得上,但要说他图谋不轨完全是空穴来风,咸丰大权在握,哪里肯信?
而且,和珅这边也不是没有准备,恭亲王奕訢的人当场就站出来替和珅辩答,直接指出那些罪名完全是捕风捉影,根本经不起推敲。
“倭大人。 于大人进行礼部改制只是出于时局考虑,如有不妥也是各部协调内事,您老是理学名家,怎么却把话扯到结党营私上去了呢?还说什么图谋不轨,把持朝政,真不是笑话么?” 直隶总督,大学士桂良站了出来。 他在朝中资格较老,与倭仁不相上下。 而且又是恭亲王奕訢的岳父,说出来地话颇有份量。
不等倭仁答话,谭廷襄立即就跳了出来:“各部协调内事?桂大人难道不见有人想用一部并吞另一部的企图么?六部设立至今,一向都是各司其职,而理藩院同六部并立,相互之间并无统辖之说,于大人想用礼部替代理藩院行事。 这难道不是违制之举么?”
“谭大人这话差亦,理藩院与礼部都有对外交涉之权,于大人由礼部入手重整主客清吏司,也是为朝廷着想。 如今洋人势大,理藩院虽善理蒙、回藏之事,上下却不善与洋人交涉,时常因处决不当而引起各国的事务争端,再加上两部权利相互重叠。 有政出多门之嫌,进行调整也是恰当之举。 何况,违制不违制得由皇上断绝,难道谭大人说是违制就是违制么?以老夫来看,似乎是谭大人放心不下理藩院的那些权利吧。 ”桂良对谭廷襄可没像对倭仁那么好脸色,直接不客气地讽刺几句。 说的谭廷襄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桂大人。 ”倭仁替下谭廷襄,向桂良问道:“老夫想请教桂大人几句话,可否?”
“倭大人,请说。 ”
“请问桂大人……。 ”倭仁的眼神向和珅一扫才转到桂良身上:“老夫初通史书,记得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为六部前身。 西晋时﹐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属尚书省。 南北朝亦有六部,然名称因王朝而异。 隋初六部名为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 至唐代改度支为户部,改都官为刑部﹐遂成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然否?”
见桂良点点头,倭仁淡笑道:“本朝崇德元年设蒙古衙门。 三年六月。 改称理藩院。 顺治元年,改置尚书、侍郎;十八年。 定官制同六部 ,理藩院尚书亦入议政之列 。 这些老夫也没记错吧?”
接着,倭仁不等桂良反应过来,转身就向咸丰道:“本朝祖制已定,于景和大胆妄为私改祖宗之法,难道不是欺君妄上之举么?”
桂良虽是大学士,但在这上面却远远比不了倭仁,被他引经据典说的哑口无言,正要分辨几句时,和珅终于站了出来。
“皇上,奴才有话要说。 ”
咸丰高高在上,容貌隐在暗处,隔得远也看不出是喜是怒,只见他微微点了点头。
“倭大人,我也想请问几句可否?”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