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钱清的说明,三位高手都表示了愿意全力保护赵让这位新教主的人身安全。于是王府又增加了三位客卿,加上彩云、正雨和文天祥,目前王府共有六位客卿。
接下来几天赵让一边密令“楚风”严密监视宋蒙边境的军队调动情况、襄阳内部情况以及朝中重臣、阿里不哥的举动,一边继续在朝堂上长袖善舞,这边和吴潜等中立大臣眉来眼去,甚至暗地里允许吴潜和自己共享部分“楚风”的情报,而那边却和丁党维持着暧昧不明的关系,连续几日都接受了丁党重要人物的宴请,在第四日居然还在宴会上遇到了丁大全,把酒言欢,尽兴而散。这些举动自然是逃不过贾氏一党的眼线,赵让心里明白,所以才这样刻意表演。
眼看离除夕没几天了,赵让也参加了几次皇家主办专为款待阿里不哥的宴会,并且把襄阳产的生活用品和奢侈品一批批的运进阿里不哥的住处,让他享受个够。只是,阿里不哥这家伙实在城府太深,虽然对襄阳特产是赞不绝口,可就是对用襄阳特产抵岁币的事情不肯松口,非要说等到年后再决定。赵让一开始还以为这小子是想多享受享受,但是他立刻否定了这个念头:“连老子都看不透的家伙,怎么可能是那种贪图享乐之辈?想玩‘拖’字决?老子就陪你玩个够!”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赵让一大早起来就跑到宫里,让御厨把昨天就按照他的吩咐准备好的原料烹制,做成了大量的多口味的腊八粥。本来赵让从自己脑中留下的资料里知道腊八粥有一千年的历史,于是前几天就开始向周围的人打听那一天喝不喝腊八粥,结果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腊八粥为何物!赵让心道:“莫非这所谓的一千年历史就是由我开创?有意思,有意思!”便把腊八粥的制作方法传了开来,并首先让御厨们来烹制。
早朝上,群臣们照旧在一轮争辩后准备退朝,却被赵让叫住了:“众位大人,今日是腊月二十八,本王研制出了一种叫做‘腊八粥’的食物,特请众位大人品尝。”
众臣面面相聩,都是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丁大全等几个知道赵让爱好美食,又见理宗也是一脸笑意,就连忙称谢。其他大臣也不傻,忙跟着躬身为谢。
理宗饶有兴趣的问道:“大皇儿,朕昨天就听你说要在今日早朝后请群臣品尝新制美食,就让御厨全部听你的指挥。看来这腊八粥就是美食的名字了?朕和群臣就一起尝尝吧。”
在赵让的命令下,众多宫女将准备好的腊八粥端了进来,一共十大桶,香甜的气息很快就弥漫了金銮殿,一些嘴馋的大臣露出了垂涎欲滴的表情,理宗也是连吸了几口,赞道:“好香啊!”
赵让亲自从宫女搬来的瓷碗筐中取出碗勺,为理宗打了半碗以珍珠米为主料的腊八粥,由太监呈上去。理宗弄了一勺子的粥,吹了几口后送进嘴里,咽下后赞道:“味道甘甜,沁人心脾,好!”
“谢父皇夸奖!”赵让说着让宫女把腊八粥分发给其他大臣,一时间大殿内唏哩呼噜的喝粥声不绝于耳。
“父皇,大臣们一向都是起床后便立刻赶到宫里,顾不上吃早饭,而有时候若朝议时间较长,大臣们可就连吃早饭的时间都没有了。儿臣斗胆建议父皇颁下一道旨意,以后可以让御膳房准备粥食,让大臣们在偏厅食用后再开始早朝,这样对大臣们的身体很有好处,也体现了父皇体恤下臣的心意。”见群臣吃得都很高兴,赵让趁机上奏道。
理宗当然高兴无比,说道:“大皇儿说得有道理,准奏,即日起便实行这个规矩!”
群臣自然是跪谢圣恩,很多大臣望向赵让的眼神更增添了一分友善,赵让心中得意不已:“这就叫关怀备至,让你们都知道我是个贤王,至少心理上对我也更加尊敬,对以后他们接受我有用。”
在散朝后,赵让回到王府,却见门口一群亲卫将十来名汉子逼住,双方是怒目以视,互不相让。赵让顿时恼火起来:“狗日的,居然敢在老子家门口撒野。”
“你们是什么人?在本王府前干什么?”赵让下了马车,在王正月和萧豆豆的贴身保护下走上前去问道。
一名貌似首领的高大四旬汉子倨傲的说道:“奉我家主人之命,前来捉拿伤害我家主人的恶徒。”
“你家主人是谁?怎么追凶追到本王这里来了?”赵让继续问道,语调不是很严厉。
那家伙却没有一点恭敬的姿态,说道:“我家主人乃是福建统制,镇南公!我们查到前些天那两名当街打伤我家主人的凶徒就在这里,特来捉拿他们,还请王爷见谅。”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