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章 走上正轨(中)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一大早周宾就风尘朴朴的独自从四川赶了回来,赵让本来因为昨夜看了很久的兵书,结果睡得很晚。但是,一听到周宾回来的消息,他高兴得立马从床上蹦了起来,匆忙穿上衣服赶到书房。

        几个月不见,周宾已经消瘦了很多,但是眼神却一如往常那样的犀利,虽然是长途奔波,却也精神抖擞,不见有多少疲态。他一见赵让,脸上露出激动的表情,倒头就拜:“属下幸不辱命,余氏旧部已愿意为王爷效劳!”

        只这一句话,赵让便知道自己又添了一大助力,他欣喜的扶起周宾然后让他坐下,说道:“辛苦你了周宾!说一说你这次入蜀的经历和收获吧!”

        周宾自然是滔滔不绝的将这几个月来经历之事一一道来,听得赵让是连连称奇,不时暗呼自己的运气真好。

        当初按照赵让的吩咐,周宾独自离开正赶往襄阳的大队,从官道向蜀地进发。因为张一风的情报组织在四川那边的人手很少,所以相当多关于四川那边的消息并不明确。周宾只能得到一个大致的方向---余家旧部目前可能隐居在成都附近的山里。

        他只能暗中接近一些和余阶共事过的官员,旁敲侧击的打听余家目前的下落。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周宾终于从一位喝醉酒的小吏口中得知,余家居住在成都郊外的一处叫幻云谷的地方,那里地势险要,盗匪横行,官府的力量也管束不到那里。

        当他来到离幻云谷不远的地方时,却遇到了一伙山贼。这些人武功不高但是人太多,周宾虽然奋力杀了大半,自己也受了重伤,只能边战边退。在跑到一处山谷时因为失血过多晕过去了。

        当周宾醒过来时,发现自己没死,正躺在床上,身上的伤已经被包扎好了,和救他的人一聊,才知道原来这些人就是周宾要找的余家,而剩余的那些山贼也已经被余家人杀掉了。

        在养伤期间,周宾逐渐和余家人混熟了。这余家眼下有一千四百多人,其中青壮年男丁为六百多人,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好手,其中十余名原来为余阶手下将领的汉子更是武艺高强。那余家的首领余阶之子余得孙三十余岁,武艺为所有人之冠,平时为人温和,但是和他谈话后,周宾认为这人心机深沉,广有谋略,绝不是甘于平淡之辈。

        讲到这里,赵让忽然明白过来:“这余若孙也是不凡之人,他手下可都是些精兵强将,在这乱世,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够好好的活着,莫非你是待价而沽?”

        周宾的话证实了这一点。在余家呆了一个多月后,那余若孙总算是明白的问周宾的来意。周宾知道他们在救自己的时候肯定看到了身上的令牌,于是就把自己的目的说了一遍。

        余若孙在听到赵让承认余阶是忠臣,并且有为他昭雪的打算时十分激动,不过他也没有立刻答应投入赵让麾下,而是让周宾继续留在这里,自己则派了人去襄阳查探消息,想要了解一下赵让到底值不值得自己下筹码。

        调查了近两个月,回来的人都是赵让是个尚武的王爷,而且军队里那场比试的情况也被他们探得。余若孙和那些余阶旧将们讨论了一段时间,终于决定从此不再避世,要全力为楚王效劳。条件就是希望楚王能为余阶昭雪冤屈,并且给这些人建功立业的机会。

        周宾是先回来通知赵让这一喜讯的,而余若孙却没有轻易迁移,而是让周宾来问一问赵让:是让他们留在四川发展还是全部迁到襄阳来?

        赵让心里暗赞道:“这个余若孙脑子还是很清醒的,知道襄阳军队已经成了一个体系,他们就算来了,短时间内也融不进这个体系,而余家在四川还是很大的潜势力,留在那里发展自然是大有好处。不过,现在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身份,所以还要让我帮他们这个忙。好家伙,我喜欢聪明的人做手下。”

        “周宾,你真是立了大功了,快点去一直为你留着的房间休息!休息好了后再去帐房领一千贯赏钱!”赵让对于立功的手下,一般都要采取重赏的措施,让他们“得陇望蜀”,继续努力工作。

        周宾很是感激的去了,他这一行虽然遇到了危险,但是总算圆满的完成了任务,还得到了重赏,真可谓不虚此行。

        周宾离开后,已经是快晌午了,赵让吃着已经准备好的午饭,想着将来对余家的安排。

        他们是赵让插在四川的一只手,为将来全面掌握住四川而预先留的一招棋。赵让虽然对前途并不悲观,但是也不得不为自己留两条后路。一就是两广,借着那些的丘陵、山地可以长期拖住蒙古军队,二就是四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