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二十八章 决战(六)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既然已经决定要投降冀州军了,鲜于银也不含糊,直接下令让自己麾下的士卒走下城墙,这边太史慈也让一名校尉率数百人马上了城墙,等到双方交接完防务之后,太史慈才道:“还请将军前面带路,我等这便前往城守府,活捉那公孙瓒。”

    智略不下于其兄的鲜于银,自然清楚太史慈这个时候依然不相信他,或者说整个冀州军也依然对鲜于家族能够投降存在质疑。对此,鲜于银倒不觉得冀州军有什么冒犯己方的,换做是自己,可能做的要比太史慈更明显一些。

    鲜于银坦然一笑,道:“如此,末将也不矫情了,这便前面带路,还请太史将军跟紧一些。来人,传令下去,立刻前往城守府,加速行军,一定不要让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发现!”

    说完,鲜于银对着太史慈行了一礼,便翻身上马,从自己亲卫手中结过长枪,先行率领本部人马进了城池。太史慈并没有第一时间跟上,反而整理了一番悬挂在战马肚子两旁的箭囊,以及插在腰间的短戟。这些武器装备都是能在关键时刻保命的家伙,太史慈可不会因为一时的大意而丢掉性命。

    在整理好这些远程武器之后,太史慈这才拿起长枪,呼喝一声,招呼自己本部人马跟随前面的鲜于银向着无终城内而行。太史慈的部队刚刚离开城门,城门外面便紧接着出现了一彪人马,这些人正是负责接应太史慈的麴义和牵招。

    原来,之前太史慈的那一声呼喝,并不是为了招呼自己的本部人马,而是为了给悄悄埋伏在城门口的麴义和牵招传递了消息,接到消息的两人立马率领各自的本部人马来到了城下。城门在之前太史慈留下的那名校尉号令下,完全对外敞开来,将门外的军队放进了城池。

    进入城池之后,麴义和牵招以碰了个头,准备商议一番。牵招率先道:“将军,末将麾下的陌刀军虽然克制骑兵,但是自身笨重无比,倘若那鲜于辅是诈降,以末将麾下的这支人马脚力,很难在关键时刻杀进战场,不若留下来,为将军跟子义守住退路如何?”

    这个时候,牵招心里并没有半点争功的意思,纵然牵招麾下的陌刀兵跟麴义麾下的先登营作用有些重叠,甚至自从牵招率领麾下以弱胜强,以步胜骑之后,冀州军中一直都在拿两人的部队在比较,欲图选出大将军麾下的第一精兵。

    对于这种无聊的排名,牵招完全就是视而不见,除了牵招自身的性格之外,就是牵招对于自家部队的自信了,牵招坚信一旦到了中原战场上,绝对是自己麾下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候了。至于麴义的先登营,攻城拔寨和克制骑兵上,或许可以说是在整个大汉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在野战中,这支部队和普通的步兵就没什么两样了。而中原战场上,恰恰就会发生十数场甚至数十场野外决战,那个时候才是给陌刀兵正名的最佳时机。

    现在,两人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尽快活捉公孙瓒,彻底结束掉冀州的一切战事,好让整个冀州,甚至是整个河北的平民百姓,因为这场决战,而扰乱了正常的春耕秋收以及经济发展。

    为此,在牵招说完之后,麴义并没有第一时间拒绝,而是低着头沉思了一阵,道:“子经,先不忙着守御这个城门。你可曾发现,无终城虽说是右北平的门户,但是一旦无终城背后的俊靡和徐无两座城池被我等占据,那对于城内的守军来说,真正能够突围的就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从南门突围,然后一路往东南方向,最终回到无垠城。”

    麴义的话刚刚说完,牵招双眼顿时一亮:“将军所言甚是,假若我等不去考虑鲜于辅是否诈降的问题,单单从目前形势上,就能看出,这公孙瓒即便再昏庸,可是作为一名武将,应该能够想到,此时此刻率领兵马走东门和北门已经无济于事不说,还很有可能陷入我军的围困之中,而西门则是我军大营所在,给公孙瓒十个胆子也不敢从西门突围,那么剩下就只有南门了。”

    麴义满意的点点头,道:“怪不得主公和抚军将军如此看重子经,子经确实有过人之处啊,既然子经已经明白本将所想,那么本将也就将此事交给子经了。切记,此战关乎我等能不能顺利拿下整个右北平郡,马虎不得,如果那公孙瓒拒不投降......”

    牵招坚定地看着麴义道:“那末将就将此獠就地处死,也决不会让此人坏了主公跟抚军将军的谋划!”

    麴义点点头,道:“如此,一切就拜托子经了,等到此事过后,本将定会在邺城最大的酒楼请子经吃酒!麴忠,传我将令,先登营立刻出发,前往城内接应太史慈将军,阻碍着就地斩杀!”

    作为麴义的家将,同时也是先登营副将的麴忠,这个时候大声应命,然后召集麾下的人马,在麴义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杀进了无终城。牵招目送麴义离开之后,便率领本部陌刀兵,率先登上了城墙,然后沿着城墙向着无终城的南门而去,这样的行军路线虽然是最笨的方法,但是却是最不容易走错的方式,特别是在如今能作为向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365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