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国崛起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二百章  中国崛起

        回顾当年资产阶级对刚诞生的中国政权的诅咒,对比当时正在蔓延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张斩指出,两年半以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增长,人们在高唱资本主义“繁荣”的胜利歌,“普遍”叫嚣中国“必定灭亡”、“必定崩溃”。而现在,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危机,生产下降、商品滞销、大量工人失业、群众陷入贫困……当此之时,民族主义中国不仅没有出现预言的“必定崩溃”,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失业人数日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经济日益高涨,五年计划提前到4年完成……。张斩深刻分析道,“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只要存在资本主义体制,就不可能根本杜绝危机产生的根源。

        那么,为什么“资本家遭到如此严重的失败,而中国却取得这样重大的胜利”?张斩指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制度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优越”,表现在:政权掌握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手,保证生产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剥削阶级“发财致富”,而是为了不断该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扩大城乡民族主义生产;可以对生产实行“计划领导”;扩大再生产既能不断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状况和提高其购买力,又能避免“生产过剩”的危机。事实表明,民族主义体制克服经济危机的“信心”正在于此。

        1.充分利用世界经济危机有利时机发展国家经济。世界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工商界与中国扩大经济联系,中国政府有可能在世界市场上购买本国亟需的机器、设备、金属。**决议指出,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在坚决保持对外贸易垄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中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

        2.引进资本主义的技术和科技人才。  一段时期以来,学界广泛流传一种看法:似乎张斩体制是保守的、封闭的,拒绝和资本主义世界进行经济往来,也拒绝接受世界先进技术。这种说法显然片面。张斩曾经多次强调俄国科学技术落后,要甘当学生,向西方学习。他说,“我们的经济工作干部,我们的专家、技术人员和经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很低”,“不仅要组织国外的技术援助,还要派遣我们的经济工作人员到国外学习并吸取技术经验”。就在经济危机发生期间,张斩在会见美国客人时说道:“我们注视着美国,因为这个国家在科学和技术方面有很高的水平。我们希望美国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技术方面做我们的老师,我们做他们的学生。”

        1929年8月29日,中央就“国外技术援助”专门作出决议:“中央建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对内对外贸易人民委员部采取坚决措施,最大限度地吸收和更好地利用外国技术援助。”  “从物质上保证同国外的科学技术得联系,研究和利用国外科技方面的经验问题。”为此,必须采取一些列措施,包括改进驻外技术处工作,大力发展商业联系,邀请外国专家、收集外国技术文献等  。

        3.保持经济独立。世界经济危机还引起了世界市场的绝对缩小。1933年世界贸易流转额比危机前一时期的流转额减少23,几乎整个国际贸易和财务联系都被破坏。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集团和工商界企图摆脱危机状态,加强了近似孤立自己的保护关税政策、竭力限制输入和增加输出、宣传抵制进口商品、加强关税壁垒、广泛利用输出入许可制,实行划拨清算(没有货币汇款的互相划拨)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组织的贸易政策斗争等许多其它形式,使国际结算关系剧烈恶化。对外贸易公认原则的破坏加重了外汇行市的波动。资本主义各国还竭力阻挠中国的出口。许多国家的政府对中国商品规定了特别限制。欧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组织了反对所谓中国倾销产品、强迫劳动和实行宗教虐待等罪名的运动,指责中国按“低价和倾销价格”出售商品。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中国政府抛弃了托洛茨基有关中国的经济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规律和中国蔓延经济危机不可避免性的理论。在金融领域、外贸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持了国家的经济独立性。

        1.在外贸、金融等领域的应对措施。针对资本主义国家在外贸等领域试图转嫁经济危机的举措,中国政府强调在对外贸易中要加强国家对外经济联系中的国家垄断原则。首先是外汇垄断。1930年2月,政府取缔了外汇和有价证卷的交易所贸易。中国利用外汇垄断,保证了对外贸易业务的资金供应,建立了外汇准备金。外汇垄断保证中国政府有可能在独立和互利的原则上与资本主义各国建立财务关系,克服帝国主义对中国公开或隐蔽实行的黄金和信贷封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