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一十三章 盘点收获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一、口调杳为现代切政治设施点根据所系。然须有安塑刁相当之技术始能有成,故日人据台后,直至光绪三十一年,始举办第一次临时户口调查。其后,将此项户口调查并入日本之国势调查,日据时期,先后共举七次人口普查。如下:

        第一次临时户口调查:时间光绪3  年口月3日人口数共计:3。3口73,

        第二次临时户口调查:时间民国四年。月  日人口数共计:3口7口22

        第一次国势调查:时间民国九年。月  日人口数共计:3口3308

        对于台湾的农业。8口年,日本总督府创立台北农事试验。

        。3年,又在台北设立一个大规模的机构一中央农业研究所,其各部门分别研究尖壤,品种,化学,家畜疾病等,以从事台湾农业的科学研究,并另外于台北,新竹,台中,台南,嘉义,高雄等厅也分别设立农业试验场。

        0。年口月,日人于台北县三角涌今日三峡镇成立第一个。农业组合今日农会。

        农业组合经常讨论农业新知识并且指导农民使用新品种与技术。农业组合尽最大力量,传播新知识灌输其它农民与佃农新之方法。日据时代台湾之农业组合是受到日本官方强而有力控制。

        关于当时农业组合扮演之角色:

        一直到每一厅均成立农会之后,他们才能达到地方与政府力量的统一。

        二在台湾虽然颁布许多法令以改进农,其中最重要者就是农业组合。他认为日本政府官员透过地方厅农业组合所扮演的角色也同样重要。        3兴建水利工程:

        日据时代台湾的水利建设,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第一时期  8口6一,。3年。8口6年,日本占领台湾。00年,婢圳调查已有结果。当时,日本政府业经决定发展稻蔗二大物,农田水利自受重视。口。年,总督府颁布公共啤圳规则。

        二第二时期  口。3一,口。年。台湾过去的稗圳,由于建筑不很科学,极易损坏。从,。2年到,口。6年,水利工程的重心,在把旧的尽量改修。这依期间的主要公程序虎头山啤头前溪婢树林头力险力,卑南圳等婢圳的改修。

        三第三时期  2一,出年。这一时期,可说是水利组合的时期,也是台湾水利建设最发达的时期,其中有两大工程,即北部的桃园大圳与南部的嘉南大力。先是桃园大圳。在新竹县的中沥,桃园一带,称曰桃园高地,面积60。甲。

        嘉南大圳。连接嘉义与台南,直到汪水溪左岸的所谓嘉南平野,横断北回归线,地跨热带与亚热带,光和热都很丰富,夏季雨量亦不少。工程始自  20年月,至,4年仍未竣工灌溉面积口。0甲

        稻米的增产与糖业王国的建立

        稻米:

        自  口0。年至,口24年台湾稻米生产及对日输出状况可得几点小结论:

        2年来,台湾稻米的生产面积,由3260。公顷,增为60,00。公顷。

        22年来。台湾稻米的生产量数,由3。7。0。公顷,增为。68公顷。

        32年来,单位面积每公顷的平均产量,由口34公斤,增为  778公斤。

        4日据时代的稻米生产一路顺风。

        日据时代,台湾稻米的生产面积是扩大了,单位面积的生产量也是增加了,但是,我们进一步要问为谁辛苦为谁忙?答案是为了日本人2年来,由台湾输往日本的稻米乃由  40。吨,增为,66吨,即,”87劣,这是惊人的数字。

        说到对日输出占生产量的比率,最多的是  24年的名,台湾农民之为日本人辛苦耕种,才是日本农业学者在台湾从事农业改进工作的目的与作用。

        7日本人在台湾推广蓬莱米,这不是因为蓬莱米品质胜过在来米,最大的理由还是因为日本人喜欢蓬莱米,所以台湾的农民不得不牺牲本身的需要,而改事蓬莱米的生产,以作输出日本之用。

        8所以台湾农民是为日本人而辛苦,当年台湾农民绝非有余输出,而是饥谨输出,一方面以其辛苦所得的蓬莱米供给日本人消费,而同时自己则改以甘藉果腹,并由海外输入品质较差的米粮以资补充。

        台湾政府亦幕此而有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