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黄巾军个个大惊,就连廖化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陈孟的武艺他是知道的,颇有勇力,平日目空一切,其人虽然傲慢,但武艺还是很不错的,跟他相比也差不了太多,没想到一个回合不到就被敌将给斩了。
其实,以陈孟的武艺来说,绝对能够支撑十几个回合的,不应该出现这种一个回合都没有照,便丢了性命的情况。归结原因,一是陈孟对自己的武艺颇为自负,有点托大,二是颜良的武艺实在是高出陈孟太多,是陈孟以前所遇到的任何官军将领所无法相比的。
颜良的一刀将陈孟斩落下马,果然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在颜良的声音落下许久之后,黄巾军中没有第二人敢出来迎战,黄巾军登时士气大跌。在冷兵器时代,武将就是士兵的主心骨,跟随着一个武艺高强的武将,无形之中就可以提升士兵的士气。
这也是为什么三国时期的各方诸侯都喜欢招募一些武艺高强的武将,因为他们不但可以在战场斩杀对方敌将,提升己方士兵的士气,并且在关键时候,这样的武将还可以救主公于危难之中。
最能说明问题的便是曹操了,这在《三国演义》中是有详细记载的。在诸侯盟散之时,曹操因追击董卓而误中徐荣埋伏,若非曹洪拼死相救,恐怕早就被俘虏到董卓跟前杀掉了;在宛城的时候,由于张绣降而复反,导致曹操措手不及,若非典韦拼死挡住,曹操焉有命在;在同西凉马超的战斗中,也是多亏了许褚的拼死保护,曹操才得以不被西凉士卒俘虏。从以上种种原因分析,在三国时代,武将的作用可见一斑。
所以,颜良的一刀之威竟然造成了黄巾军无人出战的窘局。颜良心里爽呆了,但廖化却心下犹豫了,不敢贸然出战,因为他手下众将无人能是颜良的对手,出去了也只是白白送死,更会凭空助长敌军的士气,何况他们也不见得会出去送死。
这边刘备乐了,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一个结果,刚才还为以自己的四万之众怎样才能从十数万黄巾军的手中将宛城给夺过来而大伤脑筋呢,这样看来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想到这里,刘备心中顿时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
就在廖化和黄巾军都愣愣呆在原地的时候,颜良的心中真是爽到了极点,他和文丑是最早跟随刘备的,颜良更自认为是刘备手下第一大将,但是随着张飞、庞德和关羽等诸将的加入,颜良心里的压力大了许多,唯恐谁把这第一大将的位子抢走。看到黄巾军久久无人应声,颜良更是威风凛凛地再次大刀一指,高声喝道:“对方敌将听了,还有谁人敢再出来受死?”
这一下子可把廖化唤醒了,廖化心想,自己好歹也是十数万军队的头头,这样被敌方一员武将吓得不敢动了,传出去以后还怎么混,他不是武艺高强吗,可是我也有人多的优势呀,你三万,我六万,多你一倍。单挑不行的话,我不会一块上吗,反正我的士兵多的是,看你能杀我多少士卒。
主意拿定,廖化手中钢枪一挑,高喝:“全军出击。”身边的旗令官急忙高高将红旗举起,顿时,六万黄巾军如潮水般向官军杀来。
早就考虑到双方的实力悬殊,刘备对这样的局面已经制定了应对之策。先是命令颜良退回,然后,全军列阵,等黄巾军七十步远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事情,官军的第一排的长枪兵忽然全部蹲下,第二排的士兵竟然都是手持弓箭,弯弓向黄巾军射击,射完之后立即蹲下,第三排的士兵射,然后第三排蹲下,这时候第二排士兵弓箭也已经再次上弦,再次射击,配合的十分默契。
官军配合的默契,黄巾军可就惨了。随着一拨拨箭雨的到来,黄巾军死伤惨重,被弓箭射死的和被拥挤踩死的士兵铺成了一片,还没有和官军短兵相接,黄巾军就已经倒下了三四千之多。
在任何时代,乌合之众的军队和正规的军队都是不能相比的,对于正规军队来说,同伴的死亡只会加重他们的杀气和复仇的怒火,能够从同伴的尸体上跨过去,继续向前冲,为同伴报仇。但是对于乌合之众的军队,大量的同伴死亡只会加大他们心中的阴影,使他们更加害怕,甚至于会导致士气全无。
廖化的军队算不上是乌合之众,但是也算不上是正规军队,只能说是比乌合之众好一些。所以,在前有颜良一刀之威,后有官军预伏弓箭的射击,黄巾军向前猛冲的勇气基本上被瓦解了,冲锋的势头已经开始缓钝了。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黄巾军的士气已经衰落了,虽然是这样,但是毕竟人数比官兵多了一倍,如果一旦交锋,久未操练的官军也不一定能够占据优势,即使占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