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一十八章大才徐宣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二百一十八章大才徐宣

        冯方挥了挥手,将众人的声音压了下去,接着又道:“众位百姓,燕王散粮以活众人之性命,此乃幸事,然,我军刚刚接到北海国战报,州牧刘虞大人被刺,平寿城破,孔北海被黄巾军所擒。是以,我军不可在此停留过久,数日后,待到幽州军粮押到,便提兵东进,以救孔北海于水火,还请众位百姓能够体谅。为了节约时间,散粮之事将会日夜不停,还请白日里轮不到领粮之百姓晚上辛苦辛苦,冯方代燕王殿下感谢大家。”

        “啊”,众人听到州牧刘虞被杀,皆是大惊失色,刘虞在青州多年,尽量降低各项税收,又出台了不少的利民政策,深得青州民心,临淄是青州治所,也是刘虞办公与吃住之地,经常与临淄百姓交流,嘘寒问暖,是以在青州之中,以临淄百姓与之感情最深,冯方的话刚一落地,不少百姓竟然失声痛哭起来。

        刘备见状,不由暗叹,刘虞若不做这青州牧,倒也是一把内政好手,只可惜,孤要取青州,就留不得其人活在世上,伯安,希望汝泉下有知,莫要怪孤心狠手辣,孤此举也是为了天下早日一统,使得黎民百姓早日脱离苦海。

        不过,该哭的哭,百姓中也有一些老者保持着清醒,当即站起身来,齐齐来到木台之前。其中一个年龄最长的大声喊道:“王爷,老儿是临淄城内年龄最长者,今年已有九十有六哉。王爷,刘州牧被刺,青州无主,势必被四周鹰狼环顾,青州百姓必将长期遭遇战火,是以老儿代表临淄城十数万百姓,代表青州数百万百姓恳请王爷接替青州牧一职,造福青州百姓。”

        “请王爷接替青州牧一职,造福青州百姓。”那个九十六岁的老头的声音不,但是数千百姓齐声大喊的声音更是威力无穷,震得木台也有些摇晃。

        刘备挥了挥手,大声说道:“众位百姓,汝等之心意孤心领也,然州牧之位非同可,须得朝廷任命,岂能私立。再者,孤本就是幽州牧,岂能身兼两州州牧之职,此大汉律令所不允许也。”

        那老汉急忙说道:“王爷,难道王爷眼睁睁看着青州数百万百姓从此陷于战火不成,老儿虽在临淄,却是听说过燕王仁义之名,王爷既能青睐于幽州百姓,为何要置青州数百万百姓于不顾?”

        刘备不想着老汉口才如此了得,急忙下得台来,将他搀扶起来,叹道:“老人家,非是孤不愿,是不能也。眼下虽然有董卓误国,让天下毕竟是大汉之天下,大汉是三州所在之处,大汉律令依然有效,是以孤决不能再任青州牧。不过,孤虽然不能任青州牧,但却是一定会将青州黄巾军消灭掉,然后再推举一位贤者担任青州牧,孤以为,北海相孔融乃是不二人选。”

        那老汉知道此事不可再逼,便叹了口气道:“老儿代青州百姓谢过王爷。”

        刘备点了点头,然后又仰起头对着人群高声喊道:“诸位,虽然孤做不得青州牧,但是请诸位放心,只要有孤在一天,就绝对不会允许青州受到外来侵袭,孤之大军随时为救援青州做准备,个中具体事宜,孤日后会与孔北海商议。眼下有一要事,希望众百姓能写成万民册,孤派人将之送到长安,请朝廷为孔北海名正言顺。”

        又一个齐齐的声音响起:“我等皆听王爷吩咐。”

        刘备在临淄城大肆收揽民心,刘晔也回到了曹操的大营,向其汇报了出使的过程。

        听了刘晔的叙述,曹操一言不,开始沉思起来,曹操手下众人都知道曹操的这个习惯,于是谁也不敢打搅,大帐之中登时一片宁静。

        良久,曹操才叹了一口气,缓缓道:“操中刘备之计也。”

        曹操这一开口,众人也皆是松了一口气,新到却备受曹操重用的郭嘉第一个言道:“主公,若是嘉猜测不错,此刻平寿城定然已经失守,否则刘备决然不会如此痛快便答应主公之借道请求。”

        曹操点了点头道:“奉孝之言与操不谋而合也,刘备乃枭雄也,此次出兵青州,自然是志在必得。若然我军借道东进,姑且不说黄巾军八万之众,且又占据平寿城易守难攻之地,即便我军能够大败黄巾军,又如何能够平安西归呢?而且,如果刘备乘虚进攻兖州,其虽有重兵把守,但粮草毕竟不足,绝无法抗击刘备大军。一旦兖州有失,我军将成为瓮中之鳖也。”

        刘晔却是有些迟疑,问道:“主公,此次主公与刘备同时出兵青州,为抗击黄巾之害,此天下人皆知也。刘备停军在此,散粮以收民心,而主公东进抗敌,以皆青州之灾,此分工各有益也。刘备素有贤名,仁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