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诈开城门
刘备哈哈大笑道:“非也,公孙太守只管放心,此战贵我双方都只派出军士前往,孤绝不逞大将之优势。”
公孙度见刘备竟然如此淡然从容,心下不禁犹豫不决,既是双方对阵,刘备又怎会将优势尽归于对手呢?
刘备见公孙度一脸的犹豫,又是哈哈大笑道:“公孙太守,汝既有勇气叛朝廷自立为王,却连以二对一之对阵勇气也无,还做什么辽东王,倒不如早早退回辽东一乡隅,做一躬身耕田老农也。”
公孙度闻言大怒,再无犹豫,沉声道:“好,刘玄德,孤便看看汝会有如何神奇之战阵。只是,汝要记得汝方才之言,一万军士,大将一个不能上,否则的话,孤就算拼着伤亡过半,也会来一场大混战。”
刘备点了点头道:“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孤绝不食言,也希望公孙太守战败之后也要遵守诺言。只要公孙太守能够放弃刀兵,孤在此立誓,绝对不会加害公孙太守一家之性命,若违此言,人神共弃。”
公孙度点了点头道:“燕王刘备果然气度不凡,孤见识了,若非是对阵两军,孤真希望能与汝把酒言欢,相交一场,燕王请布阵吧。”
刘备笑道:“放心,公孙太守,我二人必有把酒言欢之机也。”说罢,刘备策马奔回本阵了。
回阵之后,周瑜问道:“主公,公孙度是否已经答应?”虽然是义子,私下场合周瑜与刘备之间父子相称,但是在军前或者正式场合,周瑜还是以主公称呼刘备。
刘备笑着点了点头道:“正是,公瑾,此阵一旦展开,非有两三个时辰,绝对不可能分出胜负,第二步计划可以慢慢施展了。”
周瑜双拳一抱道:“是,主公,末将这便去安排。”
周瑜去后,刘备对冯方道:“正心,按照计划,布下八面金锁阵。”
冯方双拳一抱,恭声道:“是,末将领命。”
冯方走后,戏忠对刘备笑道:“主公,公瑾虽然只有十三岁,却已初步显示出统帅之才,若是能够在战场上力量三年,主公便可放心使其独自带军也。”
刘备点了点头道:“此乃皆是志才、文和与公台之功也。”
戏忠笑道:“旁功忠可以领,然此功却非忠等之功也,忠等怎敢邀功,公瑾本就是统帅之大才,即便没有忠等教授,也必有今日之能。若是能领功者,应该是主公才对,公瑾原本气量不大,是主公多方教导,才使得公瑾之胸襟开阔,足胜统帅之职。”
刘备点了点头,微微一笑,也不说话,双眼却是盯着正在布阵的那一万幽州军。《三国演义》中对周瑜太过于贬低,其实真实的周瑜并非是那般夸张之小肚量,胸襟虽然稍有不及,却也并非不能容人。自从四岁多,周瑜便拜了刘备为义父,至今已有近九年,在刘备的影响下,周瑜的胸襟自然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这个道理是也。
很快,一座一万幽州军布下的八面金锁阵便已经全部完成,一个幽州军骑着快马来到辽东军的阵前,对公孙度一抱拳道:“公孙太守,奉我家王爷之令,特请公孙太守派兵前往破阵。”说罢,这个幽州兵会拨转马头回去了。
公孙度不是司马懿,对战阵兵法并没有过多研究,自然不认识这座由诸葛亮发明的八面金锁阵。不过,既然公孙度没有研究过战阵,不认识这座八面金锁阵,自然也就不知道其厉害之处,并不以为意,便点齐了两万军士。不过,在最后准备出发的时候,公孙度突然心中一动,多派了三千士兵,共是两万三千人,公孙度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反正两万人与两万三千人看起来也是差不多,刘备定然看不出来。
很快,在辽东军战旗的指挥下,两万三千辽东军将一万军摆下八面金锁阵团团围困起来,骑兵在内,步兵在外。公孙度也在辽东军的高大主帅指挥车上仔细观察着八面金锁阵,思索着破阵的方法,研究了半天,公孙度发现此阵共有八个阵门,每个阵门似乎都不相同。
辽东军虽然将八面金锁阵团团围困,却并非是静止的,而是不住地围着八面金锁阵不住奔走。公孙度迟迟没有发出号令,辽东军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已经感觉到很疲惫,士气慢慢有所下滑。
公孙度也发现了这一现象,顾不上其他,马上命令大军开始攻阵,两万三千人分成八队,分别对八个阵门进行攻击。如此一来,战场上就热闹了,原本的八面金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