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政戴着眼镜,认真的看着手里的文件,这是杜言那份关于“一地三镇经济区”建议又经过几次修改之后的新版本。
在这份报告里,杜言删掉了其中一些可能会引起争议的东西,还有就是完全以平陵的角度出发,对平陵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式进行了一次模拟推演。
具有着后世二十年的见识在这个时候开始展现出特殊优势,在报告中杜言用之后被无数人已经证明过的各种事例方式阐述着现在平陵的走势,其中让李培政最为关注的,就是杜言在文章中断言,如果平陵依旧以现在这种方式进行下去,很快就会因为再也无力为平陵当地各个企业越积越多的呆账死账承担行政责任,而最终不得不选择用一种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破产,这一最惨烈的方式结束这个悲剧。
而一旦这种悲剧上演,那么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平陵现在所拥有的所有大型企业都可能会面临着这样的命运,更令人担心的是,随着破产企业的增加,社会稳定必定会受到严重影响。
李培政看着文件上特意被划了一个圈的“太华重机厂”这个名字,慢慢摘下眼镜,抬头望着桌子对面椅子里的杜言。
说起来,这是杜言下去之后,第一次正式以大青乡镇镇长的身份进入李培政的办公室,让李培政感到意外的是,现在坐在他面前的杜言,似乎与当初做为他秘书时的那个年轻人又有了某种说不出来的不同变化。
“小杜,你认为平陵的经济已经走到山穷水尽了?”李培政的神色有些严峻,虽然这份报告看得他暗暗惊心,可他却实在不能接受这种看法,特别是在他担任平陵县委书记半年之后,由他的秘书扔出这么一份报告,只是想想就足以让李培政额头的上青筋隐隐发胀。
“李书记,准确的说是需要一个新的改变,”杜言神色平和,在交出这份报告之前,他就已经想到李培政的反应,毕竟由自己提出这样一个几乎就是完全否定现在平陵县委县政府工作成绩的报告,换成任何人都是无法接受的。如果不是与自己关系不同的李培政而是换成县长郭松林,可能自己早就被赶出办公室了“重机厂的现状已经很明显了,而重机厂并不是特例,而是某种普遍现象。李书记,如果我们再不能尽早推动新的经济模式,可能不但重机厂,也许平陵,甚至是太华都可能会被这个越来越大的包袱压垮的。”
“小杜,你这话有点过分了,”李培政微微皱眉“现在重机厂的处境的确不太好,可毕竟还没到你说的那种地步,市里也不可能看着重机厂就这么沉沦下去,更不会不管工人的,毕竟老重机厂几千号人,是给过国家做出过贡献的。”
“可是李书记,即便市里想管也得管得过来呀,”杜言拿出随身带着的本子翻开找了找“太华全市总共有处级以上国营企业十七个,省管厅级大中型国企两个,这总共十九个大中型企业几乎占了太华市工人人口的百分之十九,全市将近有一小半的家庭与这些企业有各种关系。李书记,现在这些企业普遍效益状态都不太好,不论国内国外一旦出现大的经济波动,势必会有一定影响,到了那时候市里哪还有力量管我们呢。”
看着杜言不停的翻着他那个小本子说出一连串的数据,李培政倒真是有些诧异,他知道杜言是没有翻记录本的习惯的,可没想到今天第一次翻开他那个小本子,就是这么一套高论。听那话茬,他甚至已经把眼光放到了国家层面去了。
“那靠什么呢,这么多的问题,就靠你卖酒镇长的那个青果酒?”李培政追问了一句,说着眼中却是隐隐露出一丝微笑。
听到李培政拿这个已经在平陵叫开了的外号调侃自己,杜言不禁有些不好意思,他第一天回家的时候,就听杜菲叫自己是“卖酒镇长”,打听之后才知道,随着青果酒在平陵逐渐铺开,特别是沈和福的鲤鱼居连续一个星期搞了个所谓“品酒大会”的活动之后,青果酒的名声固然打了出去,自己这“卖酒镇长”的外号也跟着叫响了。
“李书记,青果酒的确是大青乡致富的手段,不过也只能是原始积累时候的低级方式,”杜言向李培政解释着,他知道李培政是个想一心为民做事的好官,可观念的陈旧却也是无法弥补的,在很多新生事物上,李培政想得更多是会不会走错路,而不是先去想走的对不对“一地三镇经济区才是关键,而且不是大青乡的关键,而是平陵甚至是太华的关键。因为我们虽然有各种问题,可同样也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早期内地重工建设给我们留下来的技术积累和宝贵的技术人才,另外就是我们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杜言再次把自己的计划逐步向李培政叙述一遍,他一步步的叙述,一点点的解说,有时候李培政会提出疑问,杜言就再一次做出更详尽的说明。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