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 1 章 001:少年郎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长治二十五年。

  二月,贺州。

  这座河西草原的苍青之城,恢宏,辽阔。

  它的格局如同帝国的京城,高大浑厚的四郭城墙内是如同棋盘的坊市,排列严整对称。东西、南北两条中轴线是贯通全城的笔直大道,均阔七十步,青石铺地,树漆沥缝,人称漆青道,东西大道曰永定,南北大道曰安和。两条大道十字交汇的中心,建有宏阔的河西英魂碑广场,广场北面,坐落着苍青檐瓦的河西大都督府。

  这日,从东城中门通向河西大都督府的永定大道上,道旁林荫树和两边坊墙以及坊墙内的高楼上都悬挂着鲜艳彩帛,缤纷飘扬,逼退了二月春寒。

  一千绯袍轻甲的河西军儿郎,持槊列于永定大道两边,寒光凛冽的槊尖让后面看围观的百姓都不敢往前挤,只好踮起脚尖,努力抻着脖子朝东边张望。

  迎亲队伍从大江之南的湖州出发,历时三个多月才抵达帝国西北的河西道治所贺州。昨日申时左右抵东门驿,按大唐门阀上午迎婚的习俗,迎亲队伍先在驿馆降车歇一晚,今日上午巳初时分才从永宁门入城。

  一路笙鼓箫瑟交鸣,一百骑慓悍英武的河西军明光铠骑兵在前方开道。甲骑之后是管弦分组的百人舞乐队,再之后是三百人的迎亲队伍和六百人的送嫁队伍,连绵十里,如长龙,无数时令花瓣从百名侍婢的花篮中抛洒扬起,漫天飞舞。

  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都伸手去接花瓣,接到的都兴高采烈,认为沾到了世家大婚的福分,自己也能寻得意中人或与意中人喜结良缘。两边林荫道上不分士庶挤满了百姓,坊内高楼上也尽是凭欄或者临窗而立的华服老少,均是议论纷纷,语笑喧阗。

  ……

  “……这可真是,好大的排场!”

  “那是,帝国两大甲姓,兰陵萧氏吴兴沈氏联姻,这排场能不大?”

  “听说和萧氏定亲的是沈氏嫡长女,沈五娘子,怎么又听说出嫁的是沈五娘子的妹妹,十七娘子?”

  “啧,你消息落后了吧,听说沈五娘子得了怪病不治,莱国公只得这么一位适婚嫡女,不得已才换嫁庶出的十七娘子。”

  “咋,庶女?以庶女嫁萧氏嫡长,这咋整的?萧氏,梁国公能乐意?”

  “郎君是才从外地来河西的吧?”

  “咦,这位兄郎怎知?别说俺们有口音,贺州可是俺们帝国西北第一大城,啥口音没有,兄郎怎知俺们不是常来贺州的?哦,俺们是安东大都护府的,贩些长白山货新罗货过来,咋就这么巧,赶上兰陵萧氏娶媳哩,嘿,这排场,气势,俺们回安东可有得说道了。——还请兄郎说说,这事咋整的?”

  “好说好说,这也不是甚新鲜事,只要是咱们河西人都知道,河西大都督梁国公的嫡长郎君生来体弱,唉,长年卧榻的,一年到头离不了榻。”

  长年卧榻,一年到头离不了榻——这话听着啰嗦,安东府行商眼珠子转了转,明白了:这就是说“病秧子”啊。

  这可不得了!在他们帝国“嫡长女”可是很金贵的,尤其世家嫡长女,有才干的都不会外嫁,厉害的能和嫡长子一样承家业,为家主,不那么出色的外嫁联姻,也很慎重,绝不会选个病秧子,否则被其他世家讥笑嫁女“奉上”就大损颜面了。世家之间纵然有差异,但被讥嘲说将嫡长女送去“奉上”也是丢不起这人的。

  说不得,这沈氏嫡长女的“怪病”也不是病,而是沈氏反悔了,“不敢嫁”,遂以庶代嫡;而萧氏竟然同意了,这就有文章了,说不得,这萧氏嫡长郎的“体弱”只怕是很严重了,不定寿不永啊!……当然这话不能外道,腹里有弯弯道道的都在心里猜测、嘀咕。

  但围观百姓中更多的是羡慕之声。

  “……庶女郎啊,嫁给萧氏的嫡长郎君为妻,这可真是,天大的福份!”

  “可不是吗,有哪家庶女能嫁给世家嫡长子啊!”那可是甲姓!

  “虽说梁国公还没立世子,但嫡长就是嫡长,尊荣富贵是跑不了的。”

  也有人嗤声反驳。

  “嫁个病……能有‘天大’福份?”

  “说不得这十七女郎嫁过去就是守活——”“寡”字还未出口就猛地止住,后悔自己嘴太快。

  已经有人怒目而视,“萧氏郎君也敢编排!不怕撕了你的嘴!”

  “哈哈,说笑、说笑,不要当真,瞧我这张贱嘴,抽不死你!”说的人也不含糊抬手啪啪打自己两记嘴巴,怒目而视的人哼一声作罢。

  也有人看得明白。

  “尔等粗浅无知,帝国《士族谱·甲姓》中,兰陵萧氏仅位于皇族陇西李氏之后,乃皇族之下第一世家;吴兴沈氏位列第二十位。”这第二和第二十,差距可就大了。

  “再者,兰陵萧氏家主世袭梁国公,乃帝国唯一的世袭国公,又是世袭河西道大都督,辖十二州军事,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