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06章 千里寻夫(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出门,哪有容易的事情。

  百里奚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外求官的这些年都已经吃尽了苦头,更何况杜氏一个妇道人家,还带着一个儿子。当母子二人走出门的那一刻,心中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激动、失落、纠结等等一起涌上来。

  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

  走出门的杜氏和孟明视这才意识到了寻找亲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她们不知道百里奚到底在哪里,该往哪儿去了?

  其次她们也没有像样的交通工具,凭着一双脚,走在春秋时期的小道上,形单影只,一步一步去丈量这无尽的道路,能走下来吗?

  还有就是,她们没有底气,十几年过去了,百里奚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就算是有朝一天真的找到了,他还认不认她们母子?

  但是,已经出了门,回去可就难了。

  “娘,天下如此之大,我们该到哪里去找父亲呢?”走了一天之后,这娘两才刚刚走出了宛城地界,前面的路还不知道有多少。

  “视儿,为娘也不知道你父亲到底在那儿,不过你爹走的时候曾说过,他要去东边的国家去求官,我们这就向东去找。”这只是百里奚刚走的时候,说过的方向,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他到底在哪儿,母子二人谁都不知道。沿着大河的走向,杜氏与孟明视一直向东走去。

  风来了,孟明视挡在母亲前面

  雨来了,孟明视脱下衣裳给母亲披上

  夜里,孟明视睡在屋檐外侧,让母亲睡在里面,为母亲遮挡。

  白天,母子二人又马不停蹄的向前走去。

  走的方向和夫君出发时候的一样,走的路也同夫君当年走过的路基本一样,吃的苦和夫君当年的也差不多这种不达目的不休的坚定意志也与夫君当年一样。

  一路走着乞讨着,春天过去了,没有百里奚的消息,夏天过去了,没有百里奚的踪影,就这样杜氏和儿子孟明视先后走过了郑国、陈国、宋国、卫国、鲁国等等国家。

  秋天过去了,终于杜氏和儿子孟明视终于来到大海之滨的齐国。

  “这位店家,你们国家有没有一个名叫百里奚的官员?”每到一处,杜氏逢人就问这一句话。

  “百里奚?没有听说过。”被问的人上下打量着杜氏,随后摇摇头。

  杜氏还不死心,既然夫君说是他要向东去求官,齐国就已经是最东边,怎么还没有他的消息。

  于是杜氏看到一个穿着官府的人走过来,赶紧上前去打问,“这位军爷,你们国家有没有一个名叫百里奚的官员。”

  当官的就是谨慎,人家没有直接回答杜氏的问话,而是上下把她打量了一番之后问道,“你是他的什么人,为何要打听百里奚这个人?”

  难道有希望,杜氏赶紧答道,“我是他的贱内,这是他的儿子。军爷,您见过我家夫君吧?”

  在确信了三人的关系之后,这位军爷嘿嘿一笑,“既然是你家夫君,为何不带着你呢?看来人家是不是当了官,把你给抛弃了。”

  说完这位官员扭头给走了,并没有告诉杜氏齐国到底有没有一个名叫百里奚的官员。

  杜氏望着官员的样子,默不作声但是孟明视却气的不得了,要找这个人理论。

  “孩子,算了吧,人家已经告诉了我们结果。”杜氏劝道。

  “什么?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啊?”孟明视不解道。

  “如果你爹真的在齐国当了官,他能是这个态度吗?”杜氏的依据反问,提醒了孟明视,对啊!这个官员的态度只能说明父亲根本就不在齐国。

  已经是大海之滨了,还没有找到百里奚的身影,莫要说是身影,连他的一点消息都没有。

  杜氏失望了,坐在齐国临淄街头,泪水默默的下来了。这么说百里奚根本就没有到齐国,难道他早就死在半路了?

  一种不祥之兆涌上心头。

  “孩子,你爹说不定早就死在求官的路上了,咱们回吧。”许久杜氏给孟明视说道。

  “娘,我不相信父亲会死在路上,别看父亲是一个读书人,但是父亲意志坚定,一定会有所收获的,说不定他老人家根本就没有来到齐国,说不定在半道上的哪个国家已经当官了。”虽然父亲不种地,但是孟明视还是相信父亲的能力。

  杜氏摇摇头,几十年了,百里奚对她来说犹如在梦中一般,现在他的样子都已经越来越模糊了,“那以你的意思,我们该如何?”杜氏问道。

  “要不我们再向北边找找,说不定会打听到父亲的消息。”孟明视之所以建议母亲向北边找百里奚,那是因为,南边乃是楚国的地界,既然百里奚在楚国的时候都没有被人重用,又怎会再次回到楚国呢?

  这一次,总算是被孟明视说中了,齐国的北边是燕国,既然百里奚连齐国都没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