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庆堂正房内,贾母兴致勃勃的卧在榻上。贾赦、贾政一左一右的陪着老太太一起谈论着贾琏此行的各种进展。先是到了大同府,与当地府衙联络了一番,又亲到几位当地久负盛名的晋商府邸拜访。又与先后到来的佟家的人、陈家的人见了面,同住在那里一个驿馆。
京城来的人,贵妃娘娘的娘家人,一等将军的贵公子,这还了得?知道的官吏们纷纷相请。也是贾琏为人低调,只是请人家帮着找了个干练的人做向导。
此时,査启文也派人过来看视自家的煤矿基地。来人是见过的,正好又同去查看当地的地形,定下来年的一些工匠繁琐事宜。听当地懂行人的说法,批给的矿山很不错,据说是个聚宝盆。他实地勘察过,说是一座矿,实则是一个连环大矿。
贾母闻听,坐起来,长出了一口气,点点头,这份人情太大了,查启文夫妇为什么要送这样的大礼给黛玉?说实话,贾家如今的样子,比查家差远了,实在用不着他们如此看待。除非为着黛玉嫁给皇家,可北王一直在拉拢查家,也没个什么眉目,要是为着理亲王弘皙,就更让人费解,那弘皙也是极想与查家联络,就是人家没兴致。黛玉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真是一个谜。她忽的心里一凉,不敢再想下去。
贾政与贾赦倒是极为满意,兄弟二人盘算着这个大矿的远景前途,实在是诱人无比。
贾赦干脆说,等贾琏回来问清楚,来年开春一起去开开眼界去。
贾政笑着打趣着:“大哥还是宝刀未老,又兴起豪情壮志不成?我总要时不时的外出公干,这一大家子全靠大哥维护,这可怎么得了?难不成还让宝玉胡闹?”
再看下去,贾琏又夸赞了几句贾环,说他懂事,听话,也知道入乡随俗,倒是学了不少人情世故。信中,还夹有贾环写给贾政的信。
贾环的信里,则是一派天真烂漫的说辞,一路上的风光物景,参拜了云冈石窟,上下华严寺,五台山礼佛,应县木塔等。
看的贾政心里阵阵发酸,想着自己的幼子小小年纪就游历到塞外,也是一笔让他挥之不去的资产,偏让宝玉错过了。看贾母也在注视着自己,就把信的内容一一道来。
贾母感慨的说:“环小子也长大了。”
这时候,黛玉走进来,忙向贾母、贾赦、贾政施礼问安。刚才带着一脸的无奈送迎春与妙玉离开潇湘馆。就跟着那丫环赶着来到这儿。
贾赦把贾琏的来信让她看了,贾政也把贾环的信递给她看。
“又让琏二哥哥受累了,环兄弟倒是有些出息。”
贾母开心道:“都是不错的。看样子得到年前才能回来。让凤丫头给琏儿准备着过冬的衣裳,赵姨娘那儿,也说一声。”
贾赦、贾政告辞出去。
黛玉本也要走,忽然想到那贾环还是头一回出远门,怕是没有什么称心的御寒衣物,就悄悄的跟贾母说了几句。
贾母点点头:“鸳鸯,去把那调好的青狐狸皮选两件出来给琏儿、环儿。再比着他们哥俩的尺寸赶着做两双羊皮靴子出来。”
黛玉离开荣庆堂,顺着来路往回走,想到赵姨娘手里拮据,就让雪雁回去拿过来一些银两,到赵姨娘那儿找自己。
雪雁应了声,急急的往潇湘馆走。
黛玉扶了紫鹃慢慢的朝着王夫人的院子后面走。刚走到一半的路,迎面走过来周瑞家的。
“林姑娘,正好在这儿遇上。”
“周姐姐找我有事儿?”
“我能有什么大事儿?是太太找。姨太太也在,还有宝姑娘在。”
黛玉心里明白,这是人家在向自己买好,就微微一笑:“多谢周姐姐,哪天到我那儿坐坐。”
紫鹃悄悄递上一个荷包,后者忙收进自己衣袋里。
一进王夫人的院落里,玉钏儿赶忙迎出来。
“林姑娘来了,太太正等着呐。”说完了,指着一事出了院门。
黛玉走进去,见王夫人、薛姨妈分左右坐在炕上,宝钗端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黛玉先向王夫人问了安,又向薛姨妈问好,而后坐在宝钗身边沉默不语。
王夫人忍不住,问道:“大姑娘一向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