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一百四十六》激言巧辩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青瓦白墙,白石甬道,两旁苍松翠柏,黑油栅栏内的五间大门,上面悬着一块匾,书着:“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是:“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亦衍圣公所书。

        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两边一副对联,写道是:“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亦是御笔。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旁边一副对联,写道是:“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俱是御笔。里边香烛辉煌,锦幛绣幕,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

        抱厦前上面悬着皇帝御笔的九龙金匾,宗祠里自然少不了贾氏宗亲的神主。

        宝玉落寞的跪在祖宗牌位面前,眼里带着泪痕,显的煞是悲惨孤苦,黑朦朦的房内,只有稀疏的几盏灯高挂着,阴森凄冷。他心里为黛玉担着心,有刚才自己的那番话,乾隆该不会难为她吧?枉为男人,竟然丢下心爱的妃子,还那么理直气壮,少有之人。跟薛家的呆霸王有的一比。跪在这儿,纯是贾珍与贾琏之赐,也不难理解,在皇上面前,哪个不是唯唯诺诺的?唯有自己,想到此,解嘲的一笑。林妹妹,只要你好好的,我这一跪也值了。

        外面传来打更人的“梆,梆,梆。”声,快四更天了,再忍一忍的。他心里想着以往与姐妹们在一起作诗笑谈,脸上呈现出兴奋的神态。那一让人留恋的诗句,仿佛像一道道丰盛的宴席,那样摆在眼前。忽听得外面传过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这辰光。会是谁?

        “二爷,二爷,是我,袭人。别怕。”

        宝玉放下心,随之而来的一种豪气升腾:“你来干什么?没看见我正跟列祖列宗们聊天,聆听教诲。快回去,看冻着。”

        袭人笑了笑,把手里的东西放在地下。神秘地拉了宝玉一把:“快起来。又没有人看见的,用不着这么较真。太太说了。明儿一准拉着老太太过来,让你先忍着点儿。这有夜宵,趁热吃吧。”

        宝玉挣了挣,瞪着袭人:“你走吧。我不起来。都是你,列祖列宗们对我好着呐。让你打断了,扫兴。”

        “我把你这个没良心的。好好,算我没说。列祖列宗们也要歇歇的,聊了这大半夜,人家不累呀?”

        宝玉一想也是,就欢喜起来,不跪了。坐在蒲垫上。就着灯光看到是一碗元宵,还有一碟子饽饽。一盘子松瓤鹅油卷,一双筷子。再一看。袭人又拿出一个茶盘,放上一壶热茶。还有两个茶盅。跪了大半夜,不饿是假的,也不再言语,闷声吃起来。

        袭人怜惜地埋怨着:“二爷哪受过这样地罪?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也不分辨。这让咱们怎么帮你?太太、老太太急地什么似地。也好歹也顾及一下。”

        “珍大哥、琏二哥不是说了。”

        “他们?这会子巴不得你出点儿错儿。自从琏二奶奶离了咱们这儿。就变了。”

        “别胡说。风姐姐不是这样地人。”

        二人说着话。也就不知不觉间。到了天亮。宝玉忙让袭人快些回去。自己又端端正正地跪好了。等待着父亲贾政地落。

        袭人才走一会儿。有了动静。宝玉也不抬头。只是低头不语。

        有人站在他身后,看了好一会儿,“哼”了一声:“既然吃了夜宵,就好好的跪着,想想自己的过失,想想该怎么办?”转身离去,这是贾政无疑。倒是意外,究竟是谁泄了底?宝玉无言,只好咬牙跪下去,等待贾母与王夫人地救援。

        贾母倒是早早的让人把贾政叫了过来,吩咐着:“你管儿子是对的,宝玉也忒不像话,不好好管教一下,还了得?宝玉跪了一夜,也该想明白了,让他起来说话。”

        贾政笑了笑:“到底是老太太明白,儿子也是让他好好的在祖宗面前受受教诲。其实也没让他跪多久,夜里也是有着夜宵吃的。才又让他跪着,到了午间,会有人给他送饭。”

        贾母一听,看着王夫人。眼里有些迟疑,沉吟着,这样的安排,倒是让她不好说什么。

        王夫人急了,送夜宵是袭人悄悄的跟自己说的,也是自己让周瑞家地把风,应该无人知晓,怎地成了这样?她不好说不让贾政管儿子,又担着心,想着对策。就朝着贾母递个眼色,轻轻一叹,告辞出去想招儿。

        袭人闻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