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对李思明的到来显得非常开心,毕竟是并肩“作战”过的,李思明想起去年时两人斗狼时的情景,哑巴表现的也很勇敢。
兵团没有“猫冬”的说法,前段时间连队上山砍柴,储备过冬的物资,现在连队一分为二,一部份去参加团部组织的水利建设,另一部份去完达山参加一条战备公路的建设。
养猪场的工作很简单,但是还是比较累的,每天三人将雪块化开然后烧开,或者去江边,将冰砸开挑个几十担水,烧猪食。猪场现在有50头猪,秋收时杀了好几头。早晨时还要将猪圈地上垫的草,扒出来,换上干燥的麦杆,保持猪圈里的干净卫生,否则冬天极容易生病。有,和三头母猪快要生了,哑巴留守,李思明、曾智两人还跑到赵家屯,看农民是怎样给母猪接生,怎样骟猪,受益非浅。回来时,两人在团部旁的书店买了好几本家畜养殖方面的书,顺便在团部的饭馆痛快的吃一顿,摸着肚子慢腾腾地往回走。
兵团知青的工资一律是25元,后来涨到32元。实事求是地讲,在建设兵团要比在农村插队要强的多,因为后者要挣工分,每年到年底才能参加分红,但一般来讲分到手里也没有多少,城市长大的知青干活当然比不上农村当地的壮劳力。兵团知青除了成家的也就是双职工,基本上是吃食堂的,每月须从工资中扣除伙食费12大元。口粮是绝对够吃,粮票也不发给个人,只有当回家探亲时,才能按每月50斤的标准领出全国粮票,那年月城市居民每月都是拿着粮本购买粮食的,也可兑换成粮票去任何一家粮店购买,或到饭馆吃饭,粮票按适用地域范围分为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没有粮票,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在大兴,同北大荒其它地方的兵团一样,只有在每年的6、7、8月才可以见到一些“稀有”的蔬菜:西红柿、黄瓜、茄子等。一年其它的季节,只能吃到老三样:土豆、白菜、胡萝卜。食堂里炊事班翻来覆去也就是土豆丝、土豆片、土豆块、土豆汤、烧白菜、炒白菜、煮白菜、土豆炖白菜,反正那地窖里有的是。鸡、鸭、蛋那是想都别想。这帮知青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又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嘴馋那就不用说了。家属区的女人们整天提心吊胆,防止那些胆大的知青顺手牵羊。
李思明在前世虽不说大鱼大肉,但是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在军队中还不用花自己钱。来到这个时代,自己的胃口真受不了。一有机会,就约徐大帅张华等人去团部大吃一顿。
这天,是个晴朗的日子,北方的冬天的太阳暖意洋洋。李思明在曾智和哑巴期盼的目光中,拿着一把枪出门了,他是去打猎,大兴岛林子里有的是飞禽走兽。不过在去之前,他和曾智哑巴二人约定,李思明尽管打猎,猪圈的活他们两人包了。这种好事,李思明当然愿意。
在白桦林最深处,李思明选择了一个可以晒到阳光的下风口,垫上厚的草垫,趴在上面,身上披着树枝、茅草做成的伪装衣。气温太低,在阳光下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而在下风口,是为了减少动物嗅觉的敏感度。
李思明耐心的趴在地上,伪装衣将自己和56式半自动步枪掩盖地非常好,一切正如在特种部队学到的一样。这片树林人迹罕至,大型动物喜欢在这里觅食,守株待免是最好的方式。
一头孢子小心翼翼地来到这里,它不时在用脚和嘴在雪中刨着,离得还很远,在步枪有效射程范围之外。孢子是北大荒常见的动物,通常在林中出没,不过这种动物过于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如惊弓之鸟般一闪即没,只能守株孢。那只孢子很显然非常警觉,不是将耳朵贴在一边,倾听着任何一丝声响。李思明老实地趴在地上不敢靠近,因为厚厚的雪层踩在上面发出的声响会将孢子吓跑。
一只山鸡跳入了孢子和李思明之间,孢子吃了一惊,还好没有跑,继续在雪地里觅食。李思明保持着正常的呼吸,他甚至张开嘴缓解压力,由于戴着口罩,没有呵出热气,他并没有因为山鸡的加入而有任何的举动。正如在特种部队的狙击教官所说的,狙击手是到了非用不可的情况下才被使用甚至绝大部分任务一枪不发,但狙击手必须有绝对的耐心,而且对于目标的选择必须考虑到优先次序。李思明没有瞄准那只山鸡,准星仍然套在孢子身上。
那只孢子终于慢慢靠近,在五分钟后已经在步枪的有效射程范围之内。李思明开枪了,在子弹出膛的一刹那间,他就知道打中了,不管那只可怜的孢子,李思明冲着那只惊飞的山鸡,根本就不瞄准,又是一枪,那只山鸡在半空中来不及扇一下翅膀,一头栽下。
“哼,谁让妳自投罗网!”李思明捡起那只山鸡,来到那只孢子跟前。这只孢子被击中头部,半个脑袋不翼而飞。今天收获不错,更重要的是不用潜伏太长的时间。
扛着战利品,李思明回到养猪场。曾智乐颠颠地接过猎物,乐呵呵地说:
“辛苦!辛苦!您老先休息休息,剩下我和哑巴来干。”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