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五章 马邑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天下塞,雁门居。//更新最快ops8 wwW.ops8.cOm//

    击败楼烦林胡部后,赵国向北扩地千里,楼烦、林胡故地设置了雁门和云二郡,其尤以雁门郡为重,而雁门郡的得名正是因为雁门塞的缘故。

    赵雍得到雁门云二郡后,征调民夫沿着阴山南麓修建了北长城,雁门塞正是赵国北长城枢所,同时也是雁门郡治所,衔接了整个赵国北部的防御体系。其地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故曰雁门塞。

    雁门郡有“外壮代郡之藩卫,内固晋阳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之称,是赵国北部边防军的大本营。外控云,内连代郡,同时也是整个赵国精锐骑兵的战马来源地和骑兵训练地,其对赵国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赵雍这次北巡的第一站便是雁门郡。

    因为是按照例常行军,所以主父并未惊扰地方官府,大军拔营一路向北疾驰,沿途郡县的官员甚至都不知道主父就这支军队,只是按照正常的规格为这支骑兵提供粮草供给。

    穿过了代郡进入了雁门郡内,人烟村庄逐渐稀少起来,倒是时常遇见赶着羊群外放牧的牧民。这些牧民不少都是胡人妇女和小孩子,见到赵国大军也不怕,只是马背上瞪大着眼睛看着身边路过的赵军,生怕赵军混乱会卷走了他羔羊。

    赵信看了倒是啧啧称奇。原本他想赵国击败了这些胡人的部落,抢走了他们部落的土地和牲畜,将他们强行变为了赵人。这些胡人就算不对赵人恨之入骨,心也不会对赵人亲近的。却没想到看见的胡人眼不但没有敌视情绪,反而一路上有不少胡人的小孩子骑着马跟大军旁边兴奋的“呜呜”直叫,满脸羡慕的表情。

    看出了赵信眼的不惑,韩胜便笑着解释道这要归功主父的对胡策略。赵国击败楼烦林胡后不但没有屠戮他们的子民,反而重金聘请他们部落的勇士到赵国从军,对待胡人士兵也是一视同仁,毫无歧视之见。而且自己是身体力行,身穿胡服口操胡语,这无疑让原本与赵国对立的胡人大大降低了敌视之心。

    北地多寒苦,胡人大多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当赵国重用胡人的消息传到草原上时,大批的善骑射的士兵纷纷举家带口南下依附赵国,甚至有些小部落举族迁入。赵国官员对这些内附的胡人也都一一妥善安置,给与他们肥美的牧场让他们放牧,灾害时也会对这些胡人进行救济。

    同时这些胡人也成为了赵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从将军下到普通的军卒,赵军大量充斥着胡人。这些吃苦耐劳、重义尚武的胡人也为赵军注入了鲜的血液,让继承与晋国的老迈赵国重焕出了青春活力,军事实力一跃赶超了秦齐,成为天下大国。

    这也让赵信心对主父的崇拜加深了,要知道当世皆以华夏为尊,戎狄为鄙,春秋时期但凡称霸打出的旗号都是尊王攘夷。所谓的“攘夷”,顾名思义就是排斥胡人,将他们视为异类加以讨伐。而主父正是这种背景下,力排众议,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挠,带头低下高贵的头颅向胡人学习弓马骑射,其胆识气魄,旷古烁今皆未有之!

    赵雍却浑然不知自己这个小子心的地位已经迅速窜高到了偶像级别,事实上他也无暇顾及赵信这个小子心的想法。进入了雁门郡后,主父分别派出了信使持着他的符节快马奔赴雁门和云,令雁门郡守程亮和云郡守屠谷第领轻骑前来会和,他自己则率大军前往马邑,等待二部。

    ……

    马邑之所以叫马邑,顾名思义自然是与养马有关。赵雍国内动胡服骑射的改格时,同时也对国内的贵戚公族藏匿的奴隶人口进行了清算,将这些人迁往了占之地马邑,让他们为赵军养马。马邑因此立城,经过数年的展,也渐渐繁华了起来,成为了雁门境内一座规模不小的城池。

    马邑属于雁门腹地,北有长城依托,楼烦和林胡的骑兵绝难越过长城南下,所以虽然是要地却无大军驻守,平时也是城门四开任由来往商贩进入,惟独今日却有些不同。

    马邑城门紧闭,护城河上的吊桥也被掉起。低矮的城墙上已经站满了持弓搭箭、如临大敌的赵军,人数虽少,却剑拔弩张,气势丝毫不差。居的正是一名持弓面色严峻的赵军将领,等个子,骨骼粗大,相貌到是平平,唯有锐利的眼神让人过目不忘。

    而城下不远处,确实密密麻麻满是骑兵,身上穿的服饰与城上的赵军并无差异,只是人人脸色皆带有一丝怒色。

    赵雍皱起眉头,转过头问道身旁的稽胡楚,道:“这是演的哪一出?”

    稽胡楚也是赵雍手下大将之一,闻言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干咳道;“主父稍后,末将这就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