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七十五章 好事和坏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天子震怒。

  所有人都意料到了。

  毕竟刺杀士大夫已经是大事,更何况还是天子近臣。

  其实又何至于官家震怒。

  大凡临安朝臣,对这种行径都感到深恶痛绝。

  大家读书求财求权,仕途勾心斗角也就罢了,何至于要闹得出这种手段,今日杀的可能是李凤梧,没准明日刺客要杀的就是自己。

  可以这样说,若是发现刺杀李凤梧的太子,一夜之间,太子也得被群臣口诛笔伐。

  官家都保不住。

  在事关大是大非面前,大宋的读书人那可是团结的人。

  不团结何以斗皇室?

  是以当官家大怒着宣布,责成曾觌全权负责此事,由皇城司全力缉查,刑部、禁军、临安府无条件配合,一定要给李凤梧一个交代,也给天下臣子一个交代时。尛說Φ紋網

  没有人因为立场不同而反对,反而一个个帮腔出策,要求一定要捉拿到真凶,严厉处罚,给天下不臣之心以警戒。

  群情沸然。

  这确实是自古以来的真事事情。

  但凡有人杀了当官的,尤其是民杀官,处罚之严厉,绝对让人看了辣眼睛。

  通知阶层必须树立起这个典范。

  正如君威不可冒犯一般。

  这最重要的事情议定之后,又陆续有人启奏,都还算正常。

  其中涉及到一件属于赵惇管辖的事情,谈论了许久,也没见到恭王赵惇发言。

  赵昚看了一眼自己这个三儿子,有些意外,“恭王怎的了,看你脸色不好,也病了?”

  赵惇慌忙回礼,“回父皇,昨夜发生大事,孩儿彻夜不眠,在想着为父皇分忧,是以睡眠不好,身体并无大碍。”

  答完之后,却猛然醒悟,心头一阵狂喜。

  这一刹那,赵惇只觉得人生实在是太刺激了。

  自己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眼前耳边的一切都已不见,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表露出任何一丝破绽。

  与此同时,大庆殿上的群臣反应不一。

  都是仕途奋斗多年的老油条,所有人都面色正常没有异色,但所有人心里都波澜起伏原来,大皇子真的病了!

  汤思退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多事之秋来了。

  诸葛瑾我心里暗喜,天助我也!

  自己虽然登上了右相,但太子赵愭却处处掣肘自己,这段日子诸葛瑾我的日子着实不好过,他做梦都想着女婿扶龙的赵惇成为太子。

  参知政事张杓心里暗暗叫苦,官家误太子大事也!

  枢密院几位,倒还正常一些。

  如今的枢密院咸淡的很,盛世之下,短期之后又不北伐,四境无战事,加上有主和相公汤思退、诸葛瑾我掣肘,枢密院的几个大佬很有点不舒适。

  本来没参与争储,原本看好的恭王先是被降为庆郡王,后有被贬到光化军整顿军备,虽然有可能是李凤梧的建议,去整顿军备的同时保护了襄阳那几个人,但终究有被外放的嫌疑。

  等从辽国迎亲回来,西辽的安和郡主成了庆郡王侧妃。

  这基本宣告,庆郡王退出了争储行列。

  是以枢密院几个人也不去纠结谁当太子,反正赵愭和赵惇都差不多,两人能力是有的,主战主和的意愿也表现得差不多,由得他们去折腾。

  站在末位方向的柳子承,手捧朝笏,面无表情。

  然而此刻他的内心,是最为激动的。

  甚至超过了赵惇!

  赵愭竟然真的病了,那么这就是赵惇的机会,只要赵惇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入主东宫不过是时间问题。

  等赵惇入主东宫,运作一下,加上官家需要自己掣肘制衡李凤梧和张杓,没准自己就有可能走入中枢,最后成功的成为太子少师、太子少傅之类的。

  等赵惇登基,自己妥妥的大宋左相!

  当然,历史上也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惨痛教训。

  但柳子承不怕。

  赵惇虽然也算明智,但远远不是李凤梧、张杓这等才智卓越之人,就算他登基之后要除自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况且自己掌握了他那么多秘密。

  赵惇绝对不敢冒这种险。

  他到时候若是要除自己,自己只需要将他的丑事大白于天下,联合朝臣,未尝不能做到逼宫让他禅位大宋的臣子,只有不想做,没有做不到。

  赵昚心情不好,也没明白自己这一句对未来大宋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看了一眼众臣,“还有事否,无事退朝。”

  群臣噤声。

  赵昚起身,于是宣礼太监高宣退朝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