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章 史上最短命探花郎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金人以战逼和,其实大宋并不需要死战。

  这点汤思退清楚,赵昚也清楚。

  李凤梧更清楚。

  隆兴北伐之后,宋金再战,被金人连下盱眙、滁、庐、和州等地后,大宋便委曲求全了,而金人也无力再南下。

  李凤梧当初在小传胪时和赵昚说,希望守备两淮一战到底。

  一者不希望大宋再受屈辱。

  一者,只有如此,才能有机会阻止赵愭和赵惇登上太子位。

  不能让赵昚失去北上雄心。

  所以必战,而且要胜。

  不说渡江进取疆土,至少也要打造好两淮防线,抵御金人,只要金人不能渡江南下,那么完颜雍以战逼和的计划就要流产。

  如此,宋金和谈才会有另外一番新气象。

  如此,赵昚之中兴雄心才会蓬勃。

  如此,立储之事将会后延,赵恺才能有一线生机。

  事实证明,赵昚这位中兴之主内心深处,纵然是经过符离大败的打击,但依然渴望着朝汴梁,依然渴望着恢复祖宗基业千古流芳,所以才会听从自己的建议,撤了王之望的江淮宣抚使。

  随着旨意颁布,大宋两淮风起云涌。

  从临安、从镇江、从太湖周边诸镇,青壮新兵源源不断的赶赴两淮。

  辎重、粮草、盔甲亦从国库、粮仓之中运往江南大营。

  各地的转运使少不得又要大赚一笔。

  虽然隆兴北伐,大宋的国力耗损极大,但赵构经营几十年,还是剩下了不少东西给赵昚,此次备战只是守备,并不进取,是以国力足够。

  不用担心有兵无甲,有马无粮的困境。

  事实上大宋连马都很少。

  南宋骑军很少。

  全国各地的骑军加在一起,也不过两万人出头,这还是大宋倾力而打造出来的,是以这些骑军虽然少,但却战力变态,堪称精锐中的精锐。

  江南大营有一支三千人的重骑或可媲美金国重骑铁浮屠。

  庆远军节度使李道手上就有一只四千人的轻骑,所以李道才能成为赵惇最强助力。

  不过南宋骑军在后世,随着端平入洛彻底玩完。

  陈俊卿已走马上任,新科进士们不少人也被外放到两淮防线各州府,比如丘崈,便被授职建康府观察推官。

  只是过了几天,旨意又下。

  少保、永兴军节度使、邓王赵愭职江南东路制置使,赴任建康,配合陈俊卿守备两淮。

  镇洮军节度使、恭王赵惇职淮南东路制置使,守备一路。

  这个旨意出来,李凤梧只能苦笑。

  先前准了赵恺的请旨,让赵恺职安丰军节度使,在这个时刻重要赵恺,很容易给大宋文武官员一个错觉,原来咱们的官家看重的二皇子殿下。

  但不曾想赵昚这货立马反应过来,迅速给赵愭和赵恺一个美差。

  一个是江南东路制置使,一个是淮南东路制置使。

  都是手握实权的重位。

  且这其中又有猫腻淮南两路和江南东路,这三路形成品字型的犄角形势,金人南下,必然是以淮南西路的安丰军和淮南东路的盱眙为主要突破口。

  也就是说,赵惇所在淮南东路的扬州受到压力极小。

  而赵愭所在的江南东路,则需要等到淮南西路沦陷之后才会直面金人。

  但赵恺所辖的安丰军却不一样。

  安丰军在淮南东路和西路的交界处,是要直面金人大军铁骑的地方,可以说,一旦金人南下,第一个和金人兵马交锋的地方,就是安丰军。仦說Ф忟網

  赵昚还是偏心啊。

  李凤梧很是有些同情那位庆王殿下,没办法,逆天而行怎能没有难度。

  不过当自己的阶官和职官诰文下来后,李凤梧傻了。

  你妹的赵昚,这是要把我也逼上绝路啊。

  赵昚确实按照制度,给了李凤梧一个正七品的阶官:宣德郎。

  你妹,正七品的文散官宣德郎也就罢了,外放我也能忍,你把我放到江南富庶之地多好,为什么偏偏是那个地方?

  李凤梧的职官是京西南路襄阳府辖境下的襄阳知县,权兼襄阳府观察推官。

  襄阳知县是上县令,是个从七品上的职官,襄阳府观察推官,属于八品的幕僚官职。

  襄阳,就是郭靖战死的那个襄阳。

  襄阳地处淮南西路最西边境,比邻邓、唐两州,其战略意义不下于安丰军,如果金人单线出兵,首选必然是从颖州出兵直指安丰军。

  同时并重的还有泗州出兵取盱眙后,直指滁州。

  如果再分兵,那么襄阳便是必取的兵家要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