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十章 主动选择权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穿上了法军制服的包玉麟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轻松了一些。虽然前段时间他一直持用越南林师傅的护照,但是从根子上,让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一个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中国军人使用一本越南护照,显然是没有人愿意的。加入了法国外籍兵团以后,包玉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了。因为这个时候,是不会有法国警察来找他麻烦了的。

虽然包玉麟穿上了军装,挂上了军衔,可并不意味着他就已经被外籍军团接受了。因为他们必须经过16周的训练,得等训练结束以后,才能根据个人成绩决定将士兵分派到法国外籍军团下属的9个团和一个支队中的哪一个单位去。

负责新兵训练的军团教官们可不管你是否有过从军的历史,他们所有的训练设置都是根据这样一个假设进行的:这个人本来就是一个流氓,他什么都不会。

的确,包玉麟本以为自己已经在部队呆过一年,什么都会了,按说用不着学什么了,可到了外籍兵团的新兵训练基地以后他才知道,国外的军队与我国军队的训练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这支被称为外籍兵团的雇佣兵队伍。

雇佣兵是不顾国家民族利益和一切后果而受雇于任何国家或民族并为之作战的职业士兵。“雇佣兵”,是英文“惟利是图者”的同义词,中国古语“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正是对这类人的生动描述。换句话说,雇佣兵是一群以牟利为目的的职业军人。最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法国外籍军团创立于1831年,当时为了解决法国国内的外国人犯罪问题,同时补充战争中死伤的法国军队兵员,由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浦斯(在位1830-1848)下令组建。志愿者加入时可以隐瞒国籍和姓名,假名或改名也可以。

随着时代的变迁,法国外籍军团越来越正式,越来越专业,规矩也越来越多。与我国部队不同的,做为一个职业军人单位,它的要求更严格,作息时间更细分,训练两更大。

包玉麟并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为了生存和证明自己。他要告诉所有的人,自己是一个最优秀的军人。整个外机军团,估计只有包玉麟一个人使用自己原来的名字。按照外籍军团的习惯,用假名是正常的,也是要求的,这意味着和过去的生活说再见,正是因为这样,包玉麟选择使用自己的真实名字。

整个新兵训练异常辛苦。在法属圭亚那一个被外籍军团称为“野外残存训练基地”的地方,不但是法国外籍兵团的新兵和复训人员,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人也同时在这里训练。由于刻苦训练的原因,包玉麟的训练成绩名列前茅,但是他却很少说什么。按照军团规定,只要他开口,就必须说法语。可包玉麟的法语程度并不高,另外他也不喜欢说话。最关键的,按照训练分配原则,一般同属一国的士兵是不分配在一起的,所以即便是包玉麟说什么,恐怕也没有人能听懂。

对这个来自红色这个的外籍士兵,大家都抱着谨慎的态度,毕竟所以的人对这个都了解的不多,加上包玉麟的战术和格斗水平也不错,倒是没谁吃饱了撑的去惹他。只是大家都有点不明白,训练任务本来就够累的了,这个中国人怎么还没事找事,拼命为自己增加负担,只要一有空就进到器械室里进行体能训练。

包玉麟自己明白,进入法国外籍军团以后,自己就不再是义务兵了。做为一个职业军人,就要有上战场的准备。越南战场上的残酷情景一直到现在都历历在目。包玉麟知道,一旦上了战场,永远都是训练有术的会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为了自己,也为了中国人的名声,他得让自己成为最优秀的士兵。

。。。。。。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营地距离法国外籍军团的营地不远,大家训练的时候常常会碰到一起。由于美国法律不准许国民加入雇佣军,所以,整个兵团里美国人是最少的。偶尔有一个两个的,也是在美国惹了麻烦,呆不下去了才来的。在美军看来,法国外籍军团就是一个收容垃圾和流氓的地方,时不时的,两边的士兵碰到一起了,就会进行一番较量,争个高下出来。

包玉麟所在的训练营训练的都是些新兵,大多来自马达加斯加和罗马尼亚,还有几个来自巴西,这些人加入外籍军团无非是为了比较高的薪水和法国籍,平时训练到是没什么说(要是训练不合格会被退的),可是比起那些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老兵来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毕竟是训练新兵,半夜三更搞几次紧急集合什么的本就是很正常的事。这一批20名新兵中,只有包玉麟是原军人出身,对紧急集合的事已经清楚了,他知道,这是必须进过的一关。任何一只部队都一样,目的就是让军人对特定的声音形成条件反射并做出相应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部队在发生意外的时候能够最快动作。

外籍兵团连续搞了几天的紧急集合,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可就不愿意了。白天训练量本来就很大,半夜三更的,还被外籍兵团的紧急集合哨声搞得一惊一乍,谁高兴啊。几个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训练教官一商量,连续搞了几个晚上的紧急集合,算是报复外籍兵团。都是训练多年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