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8章 真定侯的来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提起真定王刘杨,不由得需要追述下他的来源,他的主上乃是西汉景帝最小的儿子叫刘舜,本赐封为常山王,都襄国。

    刘舜因为是汉景帝幼子,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一副无赖的脾气,他在当常山王的时候屡次犯法,但都被后来的汉武帝宽赦。他死了之后呢,他的儿子刘勃继承了王位,不过“虎父无犬子”,他儿子刘勃也不是什么好饼,因为在丧父期间乱搞男女关系,被zhōngyāng给消除了王爵,贬为庶民。

    但汉武帝这人虽然残忍,但对自己同宗却充满了爱心,可怜刘舜绝祀,在废掉那个不孝的逆子刘勃后,又封他的第三个儿子刘平为真定王,建立真定国,辖真定、绵蔓、藁城、肥累四县。

    真定王刘平死后,传位给他的独生子刘偃,刘偃死后传位给儿子刘申,刘申死后传位给儿子刘雍,刘雍死后传位给儿子刘普,待到刘普死后传位给儿子刘杨。

    很不巧的是在刘杨在位的时候,汉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王莽篡汉,真定国灭国。不过,到了王莽当政末年,天下大乱,各路义军都打出了兴复汉室的旗号。

    这时在河北地区,有个叫王郎的算命的家伙,冒充汉成帝之子刘子舆自称汉帝,整个河北人民群起响应于他,而刘杨此时也委身投靠王郎。

    此时,光武帝刘秀还是更始帝的萧王,他奉命巡抚北地,为了自己未来的霸业,也看中了这块燕赵之地将能成为他将来和更始帝争夺天下的根据地,所以他来之后就多方拉拢。而这时候,刘杨正好是拥兵十万的一方诸侯,刘秀为了使刘杨替自己卖命,和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成亲了,将真定王刘杨牢牢的拴在了自己的建功立业的战车上。

    当平定王郎之后,刘秀南争天下,一举打败了赤眉军,在洛阳建都,建立东汉政权。

    而真定王刘杨则坐不住了,看刘秀这么快就消灭了中原两大力量,感觉自己坐拥大军,和刘秀比也不差到哪,便有意谋反。

    此事很快被光武帝刘秀获悉,迅速派高阳侯耿纯智取了刘杨,这场谋反在无声无息中流产了。但光武帝看在真定王刘杨的功劳且这场谋反毕竟没有起兵,所以没有削真定国,只是让刘杨的儿子刘德继承了爵位。

    后来,东汉朝廷挂起了一股“降爵”风暴,把那些非与光武帝刘秀近亲诸王,都降爵一等,真定王本是西汉皇室后裔,虽然说光武帝刘秀也自称汉朝皇室后裔,但毕竟是难以推算回过去,很多也是自说自话,但人家是皇帝了,谁敢有异议啊?

    这真定王本是远亲,加上还有图谋不轨的污点,这真定王就变成了真定侯,幸好所辖范围一直未变,只是失去了所拥有的宿卫数额,但也对这位真定侯没太大影响,毕竟朝廷在调整爵位的同时,也给了这些侯国一些利益上的好处。

    只是在真定侯刘德死了以后,一代又一代的真定侯都不怎么地,不是荒yín无耻,就是**通jiān,要不就是荒唐用事,到了刘荃这代侯爷,真定地区让他们祸害的不行,朝廷只好让刘荃在即位六年后迁到了陇右地区的渭中城,建立新的真定侯国。

    因为这里地处羌人范围,所以朝廷让这位刘荃侯爷可以在此处便宜行事,当遇到什么危机的时候,然后再上报朝廷,而且一些用人的大权算放给了刘荃。

    其实朝廷并不怕给了真定侯刘荃这么多权力,怕他会反,毕竟四周都有汉帝国zhōngyāng的权力机构,加之在刘荃居于真定时候,六年内的观察,刘荃根本不是什么做大事的人,基本和他爹一样是个无赖,所以帝国zhōngyāng也并不担心他会作乱。

    刘荃起初对于从安逸的燕赵地区,把他给弄到这羌人遍布的渭中,并不开心。但又无可奈何,幸而帝国对他的补偿是钱和权力的扩大,刘荃也就认了,本身是反抗不了帝国zhōngyāng的任命,既然帝国给了他这么多实惠,也就认了。

    并且一度他还成为了表率,说什么刘荃以王侯至尊,替朝廷镇压边陲,保大汉万世不拔之基,乃群臣楷模。

    这下,刘荃又飘飘然起来,反正就这么在渭中住了下来,平时倒也无事,降附的羌人也没有作乱的意图,他这个太平侯爷做的也很逍遥。

    以上这些刘翊坚也是最近在东方羯和张夫人口中,一点点套出来的家史。

    对于真定王刘杨,他学历史的时候是知道的。只是东汉二代真定王刘德即位,到他降为侯爷之后,关于真定王的世系就断绝了,在史书里也没发现过什么线索。有些种种猜测,到没想到最后搬到陇右替朝廷来守边了。

    因为在史书上也没有记载陇右有这么个侯国,其实这就是迷一样侯国,刘翊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