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朝臣,便是柳三郎和慕婳都惊呆了,半晌合不上嘴巴。
皇上到底把沐少将军当做什么?是"qing ren"?还是儿子?
追随开国太祖的功臣最高只是公爵而已,连太祖的结义兄弟活着没能封王,死后亦没有追封为王,他们追随太祖驱除鞑虏,建功立业,功劳远比沐少将军大。
除了直系的皇室子弟外,无人可以封王,这在帝国已有了公论。
今日皇上直接追封出个燕王,还是个女孩子?!
哪怕有厂卫和神机营在一旁虎视眈眈,朝臣们也没有办法看着皇上继续胡闹下去,有人发言:“恳请皇上收回成命,沐少将军功勋卓著,您封她国夫人,追封为护国公主都成,您追封她为燕王,臣反对!”
“臣附议。”
亦有一些朝臣站出来,他们不是为自己求名,而是不愿意皇上落下骂名,他们大多是皇上最近几年提拔上来的臣子,对皇上忠心耿耿,相反没有出声的朝臣大多是旧臣。
“承平郡王,该您说一句话了。”
“嗯。”
承平郡王缓缓抬头,望向孤独而病弱的帝王,“陛下,臣以为……”
皇上却突然摆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犹如实质的目光扫过站出来反对他的朝臣,以及很多跃跃欲试的臣子,平静的说道:“追封国夫人,追封公主,朕不是没有想过,但是除了她是女孩子之外,你们觉得哪个国夫人和公主有她的战功?”
有人想到开国长公主,然而那位的私德不敢恭维,极是‘好男色’,当年太祖也说过封她为王的,毕竟她几次在疆场上救过太祖,然而她舍了王位索要美男。
“长公主的功劳大多用在救了太祖身上,沐少将军一战而定西北十年太平,让十几个西域番邦臣服纳贡,打通中断多年的丝绸之路,这些难道不足以封王么?”
“可是太祖当年都没有封功臣为王?”
“那是太祖把功臣当做兄弟,对他们……他们心存戒备,怕他们因战功而骄傲,再一次弄得天下大乱。”
皇上同反对的朝臣讲道理,并不似前一段日子,不管臣子是否想得通,强行下令昭告自己的决定,臣子只能接受,不接受的人或是罢官或是调出中枢。
原本朝廷上宽松的氛围,突然紧张起来,没人再敢向皇上谏言。
柳三郎压低声音道:“这些年皇上对内阁大学士极为看重信任,把有些权柄下放到内阁,皇上做出决定都要听取内阁和重臣勋贵的意见。若是皇上有做得不周之处,御史谏言后,皇上多会接纳自醒。”
慕婳微微颔首,这也是皇上被传为孱弱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意义是皇上……难道再自我限制皇帝的权柄?
“几年的习惯被沐少将军打破了,伯父变得越来越像是一位帝王,乾纲独断,不容质疑的帝王,哪怕他的决定不被人理解,或是错误的,他也不容许任何人反对。首辅致仕失踪,次辅被关进天牢,其余内阁学士明正暗斗,他又捧起程大学士,分散在内阁的权力已经被皇上收回七七八八。”
柳三郎欣慰的说道:“伯父终于想明白了,不再听信上师所说什么权力分散,做皇帝若是无法任性独断,又有什么意思呢?”
“那位上师留下的书册还在皇宫吗?”慕婳轻声问道,隐隐觉得上师做法同遥远的记忆有几分契合,“我能不能看一看?”
“被太后一把火烧了,流下的几册是皇上默写出来的,我……曾有幸看过一些,不过我不认同上师限制帝权,帝国从来只需要一个声音,若是人人都可以驳回皇上的旨意,朝政必乱。”
慕婳轻声说道:“我赞同你所言,如今的确不是实行的好时机。”
他们都是在帝王至高无上教育下长大的,慕婳不畏惧皇上,却一直认同皇上既是帝国,圣意不可违,当然她对君让臣死,臣心甘赴死的主张是嗤之以鼻的。
皇上继续同朝臣讲道理,“太祖对功臣比史书上的其他开国之君仁慈宽和,她已经战死疆场,再多的荣耀也无法让她活过来,你们是朕的臣子,难道就不能让朕高兴一次?”
“臣怕有后来的人效仿。”
“若是朕的臣子有立下开疆拓土的战功,朕同样封他为王。”
皇上眼角余光扫过慕婳和柳三郎,微微扯起嘴角,“王爵酬功臣,朕以为正适合。”
柳三郎心头一颤,哪一天他不会成为什么,什么‘王妃’。
“该说的话,朕已经说了,倘若你们一意孤行反对朕的决定。”
笑意只是一闪而逝,皇上挺起胸膛,双手背在身后,淡淡说道:“木齐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