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86章 孔子早期的学生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全本小说网 WWW.ops8.com,最快更新直播之春秋苦旅最新章节!

    正如孔子所预料的那样,把私学办到曲阜城来后,随着知名度的提高,生源越来越多。

    本来也就是!乡下的村落里能有多少人?而整个曲阜城又有多少人?还有!乡下的村落是很闭塞的,消息不灵通是小,交通也不是方便。而曲阜城不但大,也很开放,消息灵通。

    从孔子私学挂牌开始,每天都有人来询问。在学费问题上,孔子还是决定老规矩,不讲学费,由学生自愿出,按照能力给。有钱多给一些,没有钱少给或者暂时不给。

    可是!这种方法在曲阜城行不通。

    不收学费属于“不正当竞争”,是不合法的。人家才不管你是为了普及教育,人家认为你是为了拉生源,或者认为你是为了传播不健康思想,不是在弘扬主旋律。所以!是要查封你的。

    再则!有许多自以为自己是个有学问的人,出于嫉妒,故意出来找麻烦。

    没有办法,孔子只得说出一个模糊的数字:跟别人的学费一样。你跟别的先生念书一年多少钱,我也收费多少。

    但是!如果这样地话,一样无法普及教育,拉不到生源。没有办法,孔子又提出了新办法:先入学后付费。

    你没有钱交不起学费,是不是?我答应你!先让你来入学,等你有钱了你再交学费。这样!等于变相地不收学费。

    孔子还是相信:只要学生跟他学了全套,就不怕你不交学费!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有好多学生都是毕业当官后,或者是毕业工作后挣到钱了才支付学费的。相反!给予孔子的学费,远远高于其他先生所收的学费。

    可以说!有些学生后来给予孔子的回报,是无价地。

    孔子的学生,其中有许多人是父子同学的!比如说颜回,他就跟他的父亲是同学。颜回的父亲是孔子早期的学生,也是孔子搬来曲阜办学后收的第一批学生。

    早期的学生都不怎么出名,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孔子还没有“学而优则仕”的想法。当时的孔子,对官场很失望,对鲁国以及当时的君王世袭制很失望。

    所以!他不鼓励学生出仕。

    不出仕不去做官,就只能默默无闻。

    所以!早期的学生大多不出名。

    后来的孔子,思想上成熟了,认为:要想改变世界、拯救世界,就必须从政。

    从政有很多好处,一!可以解决生活的难题。当官了,有了一份俸禄,生活无忧。这是主要原因。

    二!当官了!就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人微权轻,就那么回事。你的学术思想再好,没有人知道,你一样传播不出去。

    有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实!还是因为酒香飘出去了。要不是酒香飘出去了,谁会知道小巷里面有好酒呢?

    道理是一样地!你有才学没有人知道,有才学跟没有才学是没有区别的。

    孔子急于把自己的学术思想传播出去,才鼓励学生学而优则仕的。他自己也一样,周游列国,到处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尽管没有多少人愿意接受,可别人接受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传播出去才是主要的。

    别人不接受并不代表所有人不接受。自己的学生接受了,以及与自己接触的人接受了,就证明可行。执政者不接受、某些思想者不接受,并不代表这个国家、天下所有人都不接受。

    孔子思想上的前后反差,也是早期学生不出名的原因。

    私学,就这么办起来了,没有什么意外发生。此时的孔子,是兼职办学。他的主职,还是在鲁国做官,一个普通的小官。

    做官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有一份稳定地收入。只有有一个官职,你才是士级身份。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你没有身份就跟现代人没有钱一样,是得不到别人认可的。

    办私学方面,他还是老办法,教聪明的学生,再让聪明的学生教落后的学生。教先来的学生,再让先来的学生教后来的学生。他的教学时间,是没有一定地。因为!办私学只是业余时间,主职还是做官。

    不过!孔子现在所做的官职,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也不是为鲁国做事。主要还是靠在鲁昭公这边,是鲁昭公钦点的官员,为鲁昭公办事。

    有鲁昭公给他当靠山,也就挂个官职的头衔,大多时间是无所事事的。季平子等人那边,是不会找他办重要的事情的。找孔子做事,孔子是不会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事的,而是!秉公执法。

    在这个权力争斗的社会里,你秉公执法你就得罪人。所以!季平子等人不但不找孔子做事,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qb5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