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十三集 第七十七章 这年头,主角也是会死的。(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有关什么的打算?”董双蔻反问。

    叶扬天并不回答,望定了董双蔻,哈哈一笑,倒教董双蔻脸上一红,强自开口掩饰,“你这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小叶子,我认识的你,似乎没这么磊落。”

    “磊落啊…”叶扬天默默念了几遍,笑容变得有些苦涩。

    “我的打算…”董双蔻也正经起来,缓缓说道,“小叶子,你到头来终将位列仙班,今日我让你再入轮回,也是为磨练你的心性…也罢,单为将来你我再会时留一分香火之情,我不瞒你便是。”

    听得“再入轮回”四字,叶扬天心中一颤,已知今日绝无幸理,但董双蔻又说了下去,他不及多想,只将心思全挂在上头。

    “我所要做的,与你也算殊途同归,只是一个殊途,就让我容不得你——我要当今效唐武宗,光我道门!”

    “哈?”叶扬天有些糊涂:光大道门他自然明白,可所谓“唐武宗”,那是什么?

    “你…总得知道会昌灭佛吧?”董双蔻刚说完时还算意气风发,满脸的傲然,却不料俏眉眼做给瞎子看,叶扬天对唐武宗毫无概念,不禁有几分恼怒。

    唐武宗是上第一个崇道排佛的皇帝,在位期间,他屡次下诏打击佛门,至少强迫二十六万僧尼还俗,拆毁寺庙四千六百余所,“战绩辉煌”因他的年号为“会昌”,佛门便称武宗灭佛为“会昌法难”

    史有“三武一宗灭佛”,说的是后周世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尤其以唐武宗是在国家大一统时期绞杀佛教,造成的灾难也最为深重。

    叶扬天不清楚这些典故,但对“灭佛”二字却有几分敏感,心下不禁凛然,一时张口结舌。作声不得。

    董双蔻却来了兴头,哈哈笑道,“我也不用说什么李氏十八子昌运未尽,只要显现神通,以迅雷之势大展手段,管教一日之间,天庭便能增兵百万!”

    叶扬天由张口结舌变成了瞠目结舌,他这才明白。董双蔻是铁了心把天庭的“改革”进行到底——而且,要用雷霆手段!

    至于那什么“李氏十八子昌运未尽”,就是唐武宗灭佛时,有道士编造的谶语,原话是“李氏十八子昌运未尽,便有黑衣人登位理国”“李氏十八子”自然是李唐皇室,“黑衣人”则是僧人;同类言语里。还有什么望仙台上不见成仙者,无非佛门黑气碍了登仙大道等等;总之,是道门中人走上层路线,教皇帝下狠心扑杀和尚。

    董双蔻打的算盘也差不多——看情形,万一“皇帝”不乐意。他甚至就要自个儿去过一把当皇帝的瘾头了——

    这哪能成?

    叶扬天脑袋一昏,想起来当初天涵子曾说过“若当今皇帝敢来聒噪,便捧个新的出来”,还有已飞升走了的袁达透,也曾道“强要改朝换代未免霸道,不如扶植太子,叫他去行弑君之事”那时自己只当他们多年隐世,不通人情,却原来董双蔻也没强到哪儿去——不杀皇帝,他是要杀和尚。

    等等?沙和尚?鲁智深?啊,不对,鲁智深地绰号是花和尚,《水浒》、《西游记》,闹混了…

    随着乱起来的思路,叶扬天也能想得明白:天庭说到改革,应在了佛道相争上。按现代的说法,是要大力发展信徒,而董双蔻的做法,大约是不惜挑起一场宗教战争。

    有点儿扯——且不谈当今社会哪儿有宗教战争的土壤。便算是有。佛门那边的态度却还称不上明朗。

    你想这么个改革法,至少也得先跟对方打个招呼?就不宣而战了?可你还不知道人家佛门是不是乐意谈判不是?

    且看观音门的净妙师太等对自己并没逼得太紧。叶扬天就知道,事情其实大有协商的余地。

    别地不说,现实社会中真正称得上佛教徒或道教徒的可没有多少,多数人都是临时抱佛脚,至于抱的是和尚还是老道,其实主要得看抱哪边更方便。

    董双蔻现在你已经不傻了,怎么能不知道?

    但这些话却来不及说了。

    另一方面,叶扬天非常清楚,说也白说。

    半空中,董双蔻的神态已趋狂热,对这种人说什么都是白搭。K

    忍住了没有回头,叶扬天不再多说,凌空负手,神se就淡淡的,嘴角边若有若无的一丝微笑,却像是在自嘲。

    说话的也说完了,听话地也听到了耳中,于是董双蔻就倏忽来去,如疾电一般在叶扬天的跟前转了一圈,随即又跳开数十米远,冷冷地不发一言。

    “董双蔻,莫邪剑总归是你的,我留着它没有用处,还是还你。”

    这一句说得从容不迫,在叶扬天嘴边的笑容果是淡然的,可就是一笑之间,他地身子也晃了一晃。

    就是这么一晃。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