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宁夏镇。
不用麻贵催促,李如松自然同样着急,他身在宁夏,也不用说麻贵等他,是他等麻贵才对,比麻贵更早几天得到朝廷的军令,高傲的李如松对于邓子龙率领川军入藏的事同样不满。
“这个麻贵,让他去追扯力克他没追到,现在倒好了,川军竟然也想来‘插’一脚,当我们九边诸将都是吃干饭的不成!”身处大营中的李如松气愤地说道。
“这几年南方那些个什么浙兵川兵纷纷都不懂规矩,‘插’手到咱们的地头上来了,皇上又信任他们,搞得好像全天下就他们会打仗似得。”李如柏接腔道。
手下的诸将也都纷纷点头同意,他们是都是九边的军将,可以说大多数世代都为大明镇守边关,并且因为九边是大明防务的重中之重,面对其他各地的士兵,自然个个趾高气扬,只是最近这些年头,浙兵川兵这些南方军队的崛起,并且‘插’手到镇守九边的事务上来,让他们深深感到不满。当然,当年毕竟自己实力太差,九边废弛让大明受到‘蒙’古的侵扰,自己太烂,戚继光等人才有机会‘插’手九边,现在九边又不是不能打仗,还被他们抢了饭碗那就真是打击了。
所以,大明朝不仅仅只有文人才有南北之争,实际上,就是武将,南北地域之争同样‘激’烈,举个例子,现如今大明朝最能打仗最有威望的将领谁谁?按照后世人受到的宣传的了解,无疑是平倭的戚继光,但真正身处大明朝,这个结论却不一定正确。南方人都知道平倭的戚大帅,但也仅限如此而已,放到北地,最有威望的将领,那就一定是辽东李成梁。
戚继光在沿海南方的威望较高,但在北方,九边的将军楷模那是李大帅,戚继光平倭不错,但在北方地域的观点看来,倭寇怎么也比不得李成梁杀的鞑子,加上戚继光在蓟‘门’时较为保守的防御战略,和李成梁依靠骑兵主动出击,哪个更让人拜服,自然显而易见。
“等麻贵将军一到,咱们两军合为一处,就也入藏,这功劳可不能让川军邓子龙这个老头子抢去。”宁夏游击将军哱拜建议道。他是‘蒙’古人,嘉靖年间得罪了自己部族的首领才投奔大明的,因为能打仗,手下家丁千人,在宁夏也是个人物,不过在李如松的眼里,也就那么回事,大明朝新编制的军队已经不带家丁了,千余家丁以前固然是个人物,但在李如松麻贵等人的眼里,旧军全都是渣渣。
当然此刻的李如松不知道,按照历史,这个自己眼中的废物会在几年后造反,被自己和麻贵等人彻底碾过,成为军功的一部分。当然,野心的成长都要有一定的生存环境的,按照大明如今的实力,哱拜这些曾经骄横的将领,现在也只能乖乖呆着,甚至为了封妻萌子,誓死效忠大明朝,就不如……
“等到麻总兵回军到宁夏,黄‘花’菜都凉了。兵贵神速,咱们辽镇骑兵多,应该先入藏才是。”李如柏身后顶着金钱鼠尾的努尔哈赤站出来建议到,已经身为偏将的他自然有资格参与到这个会议上来。“咱们辽镇又不是没了大同兵就不行,干嘛非要等麻贵总兵回来,难道宁夏镇的兵都这么没胆子不成。”
作为较早归顺大明的‘女’真爱新觉罗家族,正在为全族汉化而努力着,以前是通古斯人,后来是‘女’真人,现在要是能顺利成为汉人,那真是发达了。然而努尔哈赤毕竟已经成年,渔猎民族‘女’真人那一套早已经深深应入到骨头里去,纵然是能够将汉语说得再顺溜,也能被人一眼认出不是汉人,但好歹他有儿子,儿子还小,现在和汉人居住在一起,生活方式和一般汉人无二,因此干脆放弃自己彻底归化成汉人的可能,转而全力立军功,为自己子孙挣个前程来。
“你说谁没胆子。”哱拜脸‘色’一变,“我哱拜镇守宁夏多年,也是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杀的寇边的鞑靼人不计其数,你竟然说我没胆子。”
尽管曾经身为‘蒙’古的一员,但将入侵大明的游牧部族称呼为鞑靼,哱拜也毫无压力,民族意识,这个时代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就是有,也希望自己往先进的文明上靠,身处草原上的穷亲戚,哈?!有吗?在草原上还有亲戚吗?
“杀过一些鞑靼就叫有胆子了?老子还曾经身着重甲冒着箭雨为大明攻城呢。”努尔哈赤不屑道。“我看这宁夏镇的兵要靠着大同镇才有胆子,我们辽镇的兵不需要,俺们辽镇和大同兵一起进的归化城,不比大同差。”
“你……”
“好了!”
哱拜还想说话,却被李如松打断,之后纷纷退了回去。
“努尔哈赤说的对,辽镇不比大同差,咱们也没必要等着麻贵回来。”李如松说道:“现在咱们得尽快出兵,这不是九边哪个镇的事,让川军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